魅族官方今天撰文解釋了有關flyme的界面設計語言和進化論。
簡潔,一直是魅族崇尚的信條之一。從早期m8的驚豔亮相開始,魅族概括式的設計理念已經貫穿了整個機器内外。

而同期的主流智能手機長相是這樣:
這些曾經紅極一時的裝置在當時算是潮物了,可今天看來,依然有上個時代濃濃的印記。回頭看看m8,現在仍然是一款值得欣賞的機器。這是為什麼?
至簡,方不能被超越
m8的設計高度概括了手機的外形,除了手機本身的圓滑輪廓之外,沒有額外多餘的凹凹凸凸。任何的異形都會被賦予嚴重的時代印記,隻有朝着至簡的方向前行,才能獲得恒久。
這也是我今天想說的,借助m8的id設計開頭,談一談flyme系統的圖示進化演變的曆程。
先上一張預覽圖,這是從m8至mx3(flyme 3.0)的部分圖示進化過程。
(感謝魅族彙整理)
雖然m8搭載的是windows ce時代的産物,m9及之後的mx系列都轉變為android系統,但m8的一些圖示在今天仍然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簡潔是進化
在人類的進化曆程中,随着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提高,由具象到抽象的映射能力更加完善。我們生活中的産品也在慢慢的變的更為抽象。
例如,我們可以清晰地知道
這個按鈕是播放,
而這個按鈕是暫停。
它們與現實中我們所認識的樣貌相去甚遠,甚至在使用它的過程中我們從不會去考究它為什麼是這個樣子,隻知道這是播放與暫停。實際上這都是一步步演化而來,在這過程中摒棄一些複雜的元素,歸納為簡單明了的形狀,讓人們逐漸習慣、了解并适應了這樣的認知過程。
再例如下載下傳,這是一個現實中并不存在的行為,人們如何與其建立映射關系?
初始,人們覺得一個箭頭表示下載下傳,一個硬碟代表本機,箭頭指向自己的硬碟,表示“下載下傳”。
而如今,你可能隻畫成這樣,人們便可以了解它是做什麼用的。類似圖示還有分享(share)、重新整理(refresh)、更多(more)等。
歸 根結底,這是具象到抽象的一個過程,在這當中,人們逐漸抛棄無用的過多元素,改用更簡潔的線條(方式)去概括原本的形狀。在傳播過程中,簡潔的内容可以更 低成本但卻更高效形成快速傳播和記憶,無需人們去消化細節,直接觸碰大腦最直接的記憶輪廓。是以,簡潔,是人類社會的趨勢。
好的曆史需要傳承
時 鐘:從m8到mx3的視覺變化在于:去除表盤外殼的高光,去除指針的外發光,簡化表盤邊緣的金屬質感,去掉秒針和去除表盤的黑色漸變。最終你所看到的形 狀,仍然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它就是個“時鐘”,備援的“效果”在演化過程被一一剔除,而配色仍得到很好的傳承,設計方向也愈加明确。
設定:具象的齒輪本身屬于拟物的設計方式,形狀太過粗暴,是似而非。最終,提取其金屬灰色,将整個齒輪變為一個按鈕,上面的圖形則簡化為剪影,遠比單色的齒輪剪影要更好。
創造新形狀:
浏 覽器:m8時代的浏覽器是一個具象的地球,與當時的pc浏覽器外觀一緻,但恰恰由于細節複雜,難于記憶,并且沒有打出魅族品牌與其它浏覽器的差異化。然 而,創造一個新形狀的成本很高,人們對新事物的未知會造成對圖示表意的了解缺失。新的浏覽器圖示外輪廓仍然保持了圓形(映射地球),中心的m意在強調魅族 品牌,圓環則表示載入進度,我們通過這種方式來讓使用者在數年間成功建立了映射關系,并以此維護使用者對“魅族浏覽器”的認知。
在系統主界面的背景設計上,我們同樣盡可能為扁平化的圖示提供視覺景深。
是以我們并沒有試用傳統的實景圖檔,實景圖檔會對扁平的圖示造成視覺上的幹擾,是以我們選擇用色彩的跨度去區分桌面與圖示之間的視覺景深,選用了更灰、更深的顔色,而圖示則選用更明快的色彩。通過明度、飽和度的區分,在視覺上可以更直接快速的分層。
如同保時捷的汽車一樣,在flyme數年的進化中,我們保持了屬于flyme的dna,好的設計一定有可以恒久傳承下來的東西。
if you have something good,don’t change it,make it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