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從《星戰》中的機器人翻譯到卡通片《傑森一家》中的機器人女傭,許多表現了未來生活場景的科幻片中,都有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的情節。

在近幾年的高交會上,機器人作為一直被廣大群衆關注的熱點,每一年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近期研究人員對702種職業做了評估,根據創造力、靈巧程度等對于人類來說至關重要的技能,判斷機器人能否在這些職業中取代人類。中國江蘇省的一家餐廳已經使用了15名機器人上菜,而下月在日本開張的一家酒店也會“雇傭”10名栩栩如生的機器人員工。

從軍隊到農場,從新聞到法律,機器人已走進衆多行業,甚至某些領域機器人完成工作的速度和品質已超越真人。美國《華爾街日報》也盤點了最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十大工作。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上一屆高交會,看看未來哪些職業可能最快被機器人取代吧。

一個機器人頂兩三個服務員的服務機器人

去年高交會上,一款餐廳機器人端着兩盤菜在設定的區域内來回走着。據現場的工程師麥志佳介紹,這是2013年年底研發、2014年年初剛投入生産的一款送餐機器人。

這個送餐機器人有着圓圓的腦袋,身高約1米,兩隻手平端着一個盤子,以每分鐘30米的速度行走,按照系統規定的線路準确地送到地點。麥志佳說,這款送餐機器人所端的托盤可以按照餐廳需求增加到3層,可以頂得上2~3個服務員的工作量。

據介紹,從2014年年初起,送餐機器人在北京、上海以及深圳等餐廳開始使用。“比較适用于火鍋店、咖啡廳、快餐廳等餐飲場所。”麥志佳說,這是送餐機器人第一次在高交會上亮相。

除了送餐機器人,一款迎賓導購機器人也在去年高交會上也收獲了大批粉絲。“你好,歡迎你”“你在給我拍照嗎,我喜歡拍照”“哦,我要回家了。”這款外表萌萌的導購機器人與現場的圍觀者自由互動,而且可以準确地聽從指令,比如轉身、後退以及跟人打招呼。

或将代替勞動密集型勞工的工業機器人

去年11月,3個深圳造工業機器人不到1分鐘将12個方塊拼出高交會開幕牌,引得現場一片喝彩。選擇工業機器人為開幕式助興并非随意決定,工業機器人應用目前正在深圳的工廠掀起一場“機器換人”的潮流。

擰螺絲是重複性強的工序,勞工長期做起來難免枯燥。高交會展出的工業擰緊系統通過機器手持電動螺絲刀,配合視覺識别器和無噪音螺絲送料機完成作業,可将人力從枯燥的重複工作中解放出來。

機器人沖壓工作站用機器人上下料,主要用在五金行業,1台機器人的工作量可抵2名勞工,除了将生産效率提高30%,還可以預防工傷。“如果人工去取,手一不小心就會被壓斷,但用機器就不用擔心了。”參展人員介紹,這種機器人每台不到10萬元,若按照人工費每年5萬來算,1年就可收回成本。

除此之外,救援機器人、醫療機器人以及軍用機器人都在其專業領域取得了不小成就。未來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工作也将指日可待。今年11月,高交會将如期開展。屆時,我們又将看到更多業界領先的機器人亮相,同時高交會也将提供一個廣闊的對接平台,為機器人量産提供技術與資源的對接。我們期待更多的高新企業和個人參與到機器人對各行業的改革,到時候我們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會不會面臨失業危機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