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作者:王冰汝

7月15号,默克爾開啟了長達16年的任期内,第23次也應該是最後一次對美國的通路。從安排上來看,拜登政府非常珍惜這位老朋友。

默克爾上午先去副總統哈裡斯家,共進早餐。由于新冠疫情,之前來華盛頓通路的外國上司人,都沒有一起吃飯的待遇。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而且這是哈裡斯搬進美國副總統官邸後,在家裡款待的首位外國上司人。

之後默克爾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授予榮譽學位。不過這對默克爾來說根本不算啥,因為這是她第18個榮譽學位了。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之後,默克爾在白宮與拜登會晤。在完成雙邊會晤、聯合記者會這些正常動作後,拜登夫婦與默克爾夫婦共進晚餐。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對于拜登政府來說,最焦慮的一個問題即:後默克爾時代的美德關系将如何發展?而默克爾此次訪美,對拜登來說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確定美德關系的延續性。

在目前的民調中,默克爾的基督教民主聯盟處于領先,但是綠黨和社會民主黨也在進行激烈争奪。雖然三個政黨之間存在分歧,不過對于建立一個牢固的跨大西洋關系,三個黨派立場是一緻的。

為了確定接下來的美德關系平穩發展,雙方今天采取了兩項舉措。第一,釋出了《華盛頓宣言》,闡明合作應對不同政策挑戰的願景,以及捍衛人權和民主的承諾。第二,雙方還發起“未來論壇”,把來自不同領域的美國人和德國人聚到一起,就經濟、氣候、能源展開對話。

在美德争議最大的北溪2号管道問題上,拜登也妥協了。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務院放松了針對北溪2号的制裁威脅,因為這條管道預計将在8月底完工,威脅已經失去了實質意義。但是拜登警告俄羅斯:“不要将能源武器化。”

在對華關系上,從2016年中國就超過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對于德國來說,他比其他任何美國的盟友都不想看到中美關系緊張。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創始人本納(thorsten benner)在一篇文章中,把默克爾形容為拜登對華政策的“克星”。

西方與中國的意識形态鬥争,是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為數不多達成共識的領域,雖然默克爾今天表示共同的價值觀是對華政策的基礎,但從實際行動來看,她并沒有熱烈支援這一共識。

在默克爾出訪前,德國進階官員接受媒體采訪時傳遞的主要資訊之一是:歐洲可能還沒有走出特朗普不良影響的陰霾。德國跨大西洋事務協調員拜耳告訴《紐約時報》,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可能再次出現其他政府,重返特朗普執政時期的政策。

随着默克爾任期的結束,這樣的緊張關系并沒有随之結束。雖然民調顯示,德國人對拜登的看法比特朗普好,但是德國人對美國的看法卻産生了更深層次的變化。

皮尤民調去年的資料顯示,55%的德國人認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經濟強國。《世界報》在去年12月的一份民調顯示,隻有17%的德國人支援在潛在中美沖突中,站到美國一邊,四分之三的人更願意保持中立。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大部分國家認為中國是主導經濟體

2005年默克爾剛上任的時候,美德關系正處于“外交冰川時期”。那個時候由于德國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小布什總統在德國沒有幾個朋友。在關塔那摩監獄、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美國與德國也存在重大分歧。

不過默克爾上任後的幾年裡,小布什與默克爾關系越來越融洽。兩人一起在德國吃燒烤的畫面也是很生猛。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大家猜猜這是烤的啥?)

之後,小布什邀請默克爾通路自己在德州的農場。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而小布什和默克爾最著名的一個“名面場”就是2006年八國集團峰會上,小布什的頸部按摩,吓了默克爾一大跳!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前不久,小布什回憶說,當時就是一種兩人友誼的自發反應,并不是真正的按摩,就是熟人之間的一種自然反應。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奧巴馬與默克爾的關系則是以尴尬開場。2008年還在競選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希望在标志性建築勃蘭登堡門演講,但被默克爾拒絕了。因為默克爾不希望這名外國政客把具有象征意義的勃蘭登堡門當作競選平台。最後,奧巴馬隻好選擇了柏林勝利紀念柱。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盛況空前,有20萬群眾在現場)

2013年,一則爆炸性新聞震驚德國政壇!多年以來,美國國安局監聽默克爾電話!

但是在奧巴馬表示這個監聽項目已經停止以後,默克爾還是試圖維系與美國的友好關系。雙方并沒有撕破臉。奧巴馬嘴也很甜,說默克爾是他任期内最長期、最值得信賴的夥伴。在奧巴馬卸任前,他最後一通電話打給了默克爾,而且米歇爾還有默克爾的丈夫都加入了通話。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好景不長,特朗普上台後,美德關系再次跌入谷底。特朗普說北約已經過時,讓盟友們一度害怕特朗普會讓美國退出北約。從國防軍費、貿易關稅、氣候變化,美德之間幾乎沒有共同語言。

2017年默克爾通路白宮時,又一個曆史性名面場來了。在橢圓形辦公室會晤結束後,默克爾試圖與特朗普握手,但是對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而這還不是默克爾與特朗普最尴尬的一個瞬間。在2018年的七國集團峰會上,由于特朗普拒絕在聯合聲明上簽字,默克爾帶頭讨伐特朗普。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德國政治分析家布拉姆指出,特朗普不是美國與德國、歐洲關系結構性變化的原因,而是症狀。

在經曆了與特朗普劍拔弩張的四年後,默克爾歡迎老朋友拜登的上任,并願意開啟美德關系的新篇章。拜登也積極響應,想重振美德同盟關系。拜登還迅速推翻了前任從德國撤軍的決定,結束與歐洲的貿易争端,放棄對北溪2号的相關制裁。2021年默克爾上司下的德國與2005年默克爾上司下的德國相比,對美國實力的懷疑其實加深了。

美國學者把默克爾此次通路形容為:既是告别儀式,又是勝利之旅。

拜登今天是這樣稱贊默克爾的:“默克爾是德國曆史上首位女性總理,首位來自前東德的總理,繼赫爾穆特·科爾後任期第二長的總理,她的一生是為德國開創性服務的典範,我發自肺腑地認為,她也是世界的典範。”

但《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萊恩(charles lane)在本周寫道,這麼多年以來,美國人其實對默克爾有一種誤解,她作為自由主義代表的形象其實是在美國黨派政治的對比下才凸顯出來的。這位獲得哈佛榮譽博士學位的進步主義學者,在2019年公開反對同志婚姻,2017年在議會對婚姻平等投票中,表示反對。

寫到這裡,小王不禁感慨,16年來默克爾唯一沒怎麼變化的是她的外貌啊!連發型都是16年如一日。

默克爾告别之旅,這16年她如何“征服”四位美國總統?美德關系将何去何從?默克爾“征服”四位美國總統

也許今天是默克爾最後一次作為德國總理通路美國,但可能不是她個人的最後一次美國之旅。2019年默克爾在一次專訪中透露,自己有一個心願,就是退休後能在美國邊聽布魯斯·斯普林斯汀的搖滾,一邊自駕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