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專生姜萍逆襲,浙大态度謹慎,有人起哄捧洋踩中還讓她出國

17歲的中專生姜萍,在名校高材生的“包圍”下脫穎而出,成了這幾天最大的熱門。

在2024阿裡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預賽中,漣水中等專業學校就讀的姜萍,拿到了93分的好成績,排名全球第12位。

由此,她成為阿裡數賽舉辦以來首位打進決賽的中專在讀生,成為唯一闖進全球30名的女性選手。

而與她一同進入決賽的多是來自清華、北大、牛津、斯坦福等知名高校的選手,姜萍靠自己的學識能力實作了人生逆襲。

中專生姜萍逆襲,浙大态度謹慎,有人起哄捧洋踩中還讓她出國

她的脫穎而出,可以說是天賦、努力和熱愛的綜合成果,同時也應了那句老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可喜可賀!衆多網友也送上自己的敬佩之情和祝福之心,希望她在數學這條賽道上實作更大的成就。

當然,這顆網絡熱點的種子,也吸引了衆多“炒家”的關注。他們在姜萍備戰決賽的當口,不失時機的把這件事當成了“隔山打牛”的工具。

一個很明确的點位,就是對大陸聯考教育及招生制度的攻擊吐槽,以此發洩當年聯考失利的憤懑情緒。

姜萍的出現意味着很多專才被埋沒了嗎?

姜萍的成功确實引發了極大關注,同時也有一些自媒體借此對中國的教育和聯考制度提出質疑和攻擊。

一些人認為姜萍這樣的專才出現在中專學校,就說明中國的教育制度出了大問題,過于注重分數和應試,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導緻一些有才華的學生無法得到充分的發展。

這種觀點早已存在,隻是在姜萍出現後更加騷動和喧嚣。誠然,在國民教育整體提升與學生個性發展方面,聯考制度确實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瑕疵也是存在的。

但聯考制度面對的是每年上千萬的考生,今年全國參加聯考的人數更是突破了1300萬,它首先保證的是對大多數人的公平性,確定任何人在分數這條硬杠杠面前都有同樣的權利。

中專生姜萍逆襲,浙大态度謹慎,有人起哄捧洋踩中還讓她出國

當然,對于某一方面特别優秀和突出的學生,也會有加分錄取的情況,或者以強基計劃、保送名校、綜評錄取等形式,就是在兼顧考生個性和特長。

即使如此,面對如此巨大的考生基數,要想對每個人做到深入考察和明确無誤的安置,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不可能的事情。

姜萍或許在此之前就有自身的天賦和熱愛,但是真正嶄露頭角并實作逆襲,是在進入漣水中等專業學校後,在數學老師王閏秋的指導下才漸入佳境的。

如果如“馬後炮”所說,姜萍在數學天賦和此番成就出現之前,就把她錄取到知名大學,你猜他們會不會又說沒有公平可言呢?

姜萍是幸運的,更得益于她在數學方面的努力和熱愛,讓她抓住了這次機會脫穎而出。這恰恰也說明一個問題,即使你是一個中專生,即使你聯考落榜,隻要努力抓住機會,一樣可以實作自我。

而且,這次一同進入決賽的衆多選手,大多數不正是出自各大名校嗎,他們可是參加過聯考并被選拔進名校的優秀學子!

姜萍的努力令人敬佩,她的成功值得祝賀和欣慰,但是卻無法是以而否定其他名校選手的優秀和努力。

浙大的表态說明中國高校不愛才嗎?

姜萍爆火網絡之後,多所高校發微網誌,向她表示祝賀并歡迎報考,這也說明各大高校已經注意到姜萍的才華和成績。

這一情況也讓不少人立即想到了曾經夢寐以求而不得的“破格錄取”問題,有媒體就單獨拿出這事大做文章。

先有某媒體記者抛出“破格錄取”的話題,認為那些對姜萍表示祝賀的高校中,對于“破格錄取”姜萍保持了審慎态度。

中專生姜萍逆襲,浙大态度謹慎,有人起哄捧洋踩中還讓她出國

特别是姜萍表示自己的理想目标是浙江大學後,有媒體記者緻電浙江大學招生辦,當聽到從業人員說,“有關破格錄取等情況涉及相應程式,暫無法解答”,就立即斷定浙江大學對姜萍這類專才不夠重視,網上評論區更是一片吐槽聲。

這類記者一般都是湊熱鬧不怕事大的,在事情剛剛發生的時刻就催問高校一個普通從業人員就如此嚴肅的問題進行表态,他怎麼可能給你肯定的答複。

而且,“破格錄取”本身往往就伴随着各種特殊情況,即使浙江大學很想把姜萍攬入懷中,那也需要缜密的考察才行,單純一次阿裡巴巴的考試成績不可能就是無條件“破格錄取”的入場券。

如果“破格錄取”這麼簡便快捷,不經過深入研究和細緻考察,随便就能定義特殊優秀的專業人才,那反而是不嚴謹的,對于大多數考生來說也有失公平。

這樣的話題操作基本上就是以自身認知缺陷挑動公衆的情緒化思維,不僅對姜萍沒有半點好處,對于社會關于教育和招生制度的評價也毫無益處。

“破格錄取”在高校招生形式中并不鮮見,國内許多高校都有特定條件下“破格錄取”的情況,特别是對于“相關領域有突出表現”的考生,其中一項就是“高等級競賽獲獎”表現。

中專生姜萍逆襲,浙大态度謹慎,有人起哄捧洋踩中還讓她出國

但是,破格錄取當然不是随随便便的,對于浙江大學更不是一個招生辦從業人員能定的,所謂“高等級競賽獲獎”的評定也需要一個嚴謹細緻的過程。

這個過程如果不嚴謹不細緻,如果不納入制度化程式化的範疇,特事特辦很容易,但會導緻可能得不良後果,對于其他寒窗苦讀的考生也會有失公平性。

是以,浙江大學招生辦從業人員的回答并沒有不妥之處,相信浙江大學也會研究考察對于姜萍的破格錄取問題,但這同樣需要一個程式。

哈佛“前雇員”一個視訊真的能讓姜萍進哈佛嗎?

關于“破格錄取”的呼籲大多是善意的,也是希望姜萍可以在國内得到更好的深造空間。

然而,由此引發了衆多自媒體和網友炒作的轉向,一些人吐槽國内大學不愛惜人才,在教育問題上來了一波“捧洋踩中”。

他們認為國外名校更适合姜萍成長和發展,對國内高校則是陰陽怪氣的各種吐槽,甚至說如果姜萍留在國内就埋沒了!

特别是自稱前哈佛大學肯院招生委員會的何某,在社交平台釋出視訊稱,他“已經和哈佛校友會和哈佛大學面試官講過了”,想跟姜萍聊一聊,希望姜萍聯系自己。

何某還在自己的評論區表示,已經有人幫着牽線,他跟哈佛校友商量過了,“姑娘隻管優秀,費用的事情我們來想辦法。”

中專生姜萍逆襲,浙大态度謹慎,有人起哄捧洋踩中還讓她出國

就因為這段網際網路上尚且無法證明的視訊,很多網友就興奮地跳起來,認定哈佛大學向姜萍伸出了橄榄枝,甚至鼓勵慫恿姜萍到國外高校,吐槽國内高校培養不了高端專業人才。

國外名校培育人才的方式和思路或許值得肯定和借鑒,如果姜萍能到世界名校深造學習當然也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僅靠這一段國外網友的視訊就把一個數學專才托付出去,這種情緒化的想法未免有點不負責任了。

即使視訊是真的,何某隻是哈佛前雇員,絲毫不代表哈佛大學官方意見,他所說的與哈佛大學有關人士“打過招呼”,也隻是一個毫無确定性的“招呼”而已,如果哈佛大學真的有意向,也不可能通過這麼以為前雇員發出表态!

說到何某提到的哈佛校友會,不禁想到了去年火了一陣的留美博士孫某某,在他流落街頭爆火網絡的時候,一衆所謂校友會成員信誓旦旦,但熱度一過蹭夠了流量,孫博士依然恢複了流落美國街頭的生活。

在這裡很想探讨一個問題,那些所謂名校“校友會”的人,真的會為祖國培養人才而如此殚精竭慮嗎?你真的放心把一個冉冉升起的數學之星交給他們嗎?

即使哈佛将來真的會向姜萍伸出橄榄枝,也沒有必要搞捧洋踩中這一套,國内高校一樣是愛才惜才的,要不然每年那麼多優秀專才可以獲得保送名校資格,各個名校的強基計劃也是在選擇有突出表現的優秀人才。

中專生姜萍逆襲,浙大态度謹慎,有人起哄捧洋踩中還讓她出國

按照有關規定,如果姜萍的戶籍、身體狀況符合聯考報名條件,那麼在她中專畢業時,也具備報名參加江蘇普通聯考的資格,進入理想大學也不是奢望。

姜萍同樣也有參加“強基計劃”獲得名校錄取的機會,進入心儀高校的數學專業進一步深造。當然,她還需要達到基本的綜合素質條件,這對于姜萍來說或許也是一種挑戰。

真正的人才從來不懼怕努力和挑戰。同時,希望國内高校在專才培養方面充分考慮人才的特長優勢,在資格條件上給予更大的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