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軍事首次公開報道了國産殲16d電子戰飛機和殲20,聯手進行實戰化訓練的消息。分析指出,殲16d電子戰飛機和殲20組成全新的攻擊組合,将有利于進行隐身戰機之間的空中博弈。

分析人士稱,殲20和f-22這類隐身戰鬥機的超視距空戰優勢,首先展現在“先視”優勢上,即先看到對手,而對手卻看不見。在遠距發現、截獲和“寂靜攻擊”的同時,對手感覺不到威脅資訊。這種能力一般被稱為“先視”能力,也就是隐身戰鬥機會首先發現非隐身戰鬥機,而非隐身戰鬥機此時還沒有發現對方的存在。
總體上來說,戰機隐身能力和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的綜合,是“先視”的關鍵。美軍認為,所謂隐身技術亦可視為一種特殊形式的“電磁靜默”,為發揮隐身戰鬥機的探測和時空優勢,必須力争對目标實施“寂靜”截獲或者實施攻擊。是以從根本上來說,隐身并不是看不見,而是探測不到,是一種電磁優勢。
否則,如果對方的戰鬥機具備與攻擊方一樣的目标截獲能力,那麼自身雷達輻射信号也将被對方截獲,則其隐身及先發優勢将失去意義,也是以,隐身戰鬥機的“最大死敵”其實是電子戰飛機。如果殲20戰鬥機遇見f22戰鬥機編隊時,雙方編隊中誰有電子戰飛機就成為非常關鍵的因素。
如果對手的隐身戰鬥機攻擊編隊中擁有極為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可以根據被動電子信号告警,對攻擊方實施電子幹擾或者機動規避動作,脫離戰場。通常來說,f-22戰鬥機在首先發現具有代差的戰鬥機時,會通過“先視”然後“先射”,通過率先發射中距空空飛彈将敵機擊落。
此外,f-22利用其優良的超聲速盤旋能力高速脫離,實作攻防快速轉換,在“先射”後立即“先脫離”。為了達到殲滅f-22隐身編隊的目的,殲20戰鬥機編隊可以通過電子幹擾來壓制和削弱對方隐身戰機雷達的性能,進而抵消其隐身先發優勢。此時,殲16d電子戰飛機就變得非常重要。
西方媒體分析認為,殲16d電子戰飛機可以有效壓制和破壞f-22和f-35的“先視”優勢,通過挂載的大型電子幹擾吊艙,對f-22和f-35的機載裝置和機載雷達實施電磁壓制,讓美軍飛機無法發揮自己的隐身優勢和“先視”效果。美軍隐身戰機将被迫進入與我方相同的搜尋距離内進行空戰,此時,殲20飛機已經發射飛彈直指敵方,有很大希望赢得最後的較量,可以說,這一作戰組合的誕生,也能讓心高氣傲的美軍隐身戰機再也得瑟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