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帽專家談 Ceph 與 Gluster 開源存儲路線

今年年初,紅帽2016财年營收20億美金的消息火遍朋友圈。在軟體行業領域,紅帽相較于其他軟體巨頭,一直稍顯低調。在筆者看來,之前财年營收過20億的宣布,完全可以作為紅帽2016年度最強發聲,同時預示着作為全球領先的開源解決方案上司廠商的紅帽,一改往日低調作風,從此擺出開源時代上司者的高姿态。

不得不承認,随着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開源軟體與開源社群的發展如火如荼。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在當下的雲時代裡,開源絕對是筆大買賣!在剛剛結束的2016中國開源企業存儲峰會上,紅帽又集中秀了一把肌肉,将自己在開源存儲領域的看家本領——ceph與gluster向國内使用者與合作夥伴做了展示,同時來自紅帽的存儲專家也在大會當天發表了對開源存儲的趨勢了解。

什麼是ceph?

筆者了解,簡單說,從軟體層面出發,ceph就是一系列服務。

紅帽亞太區雲存儲與大資料總監andrew hatfield将其解讀為,ceph可以在雲端提供從存儲設計負載到系統預設等一系列工作,可以幫助使用者快速部署存儲系統。通過ceph存儲叢集可以把所有的實體、虛拟的伺服器聯絡起來,把資料送到存儲裡,然後實作共享。

紅帽專家談 Ceph 與 Gluster 開源存儲路線

他提到,ceph有一點非常強大的功能就是可以進行系統的描述。傳統資料中心網絡裝置或電路發生問題,it人員從存儲角度将無所适從。而今天采用ceph進行系統設計之後,資料中心面對無論是電纜架設還是伺服器問題,都将會對其進行自動适配。“ceph可以更好地了解故障,并保證不會有任何幹擾持續工作下去。這是軟體定義存儲所釋放的巨大能量。”

提到ceph,就不得不提openstack。在開源雲技術openstack逐漸被大衆接受的今天,ceph與其進行的完美搭配也在逐漸走向普及。據openstack基金會調查統計,目前在使用openstack的使用者裡,大概有60%的使用者傾向于采用ceph存儲工具,使用意願比例非常高。andrew介紹,雖然早期的版本與openstack在一些功能相容性上還存在一些瑕疵,但随着三代、四代版本的出現,越來越穩定、靈活與功能強大的ceph将受到更多使用者的青睐。“紅帽的ceph是一個開放、軟體定義的雲存儲平台。它面向雲基礎架構和大規模對象存儲而設計,提供靈活、自動且高成本效益地幫助使用者管理應用産生的海量資料。我們維護了一個穩定的版本,将給使用者提供面向企業級的開源存儲服務。” andrew表示。

我們知道,傳統存儲總是糾結于如何将各地存儲管理在一起,而ceph的出現,這一困境将被打破。ceph可以通過cli、api調用和雲管理平台來對存儲叢集進行簡單管理和便捷部署。“紅帽存儲控制台——reh hat storage console2,就可以用來部署、監督、管理存儲叢集。”

據了解,目前應用ceph的行業使用者較多落地在金融服務、廣電、雲服務商、政府等領域。目前一個比較有名的成功案例就發生在澳洲的莫納什大學,他們目前已經利用ceph實作了對500pb的資料進行存儲管理。

如何了解gluster?

介紹完ceph,再來說說開源存儲領域的另一”網紅”——gluster。之是以說它是“網紅”,原因在于,雖然gluster概念炙手可熱,但真正了解它理念、用途、價值的人屈指可數。大部分技術人員對其的熟悉程度,仍舊停留在網絡熱搜層面。毫無疑問,在軟體即服務的今天,gluster同樣也是一款軟體定義存儲的平台産品。那麼,它與同為開源的ceph有何不同?使用者在選擇的時候又該關注哪些特性呢?

先來說說什麼是gluster。官方解釋為gluster存儲是一款開放式、軟體定義的存儲平台,可以幫助使用者在實體、虛拟和雲環境中輕松管理非結構化資料。紅帽的gluster存儲将檔案和對象存儲與一套橫向擴充架構整合,旨在為pb級資料增長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能的存儲和管理服務。用紅帽亞太區存儲業務總監chris mawer的話說,gluster存儲更适用與儲存各種非結構化資料。

紅帽專家談 Ceph 與 Gluster 開源存儲路線

如今,企業需要面臨不同類型的存儲資料孤島,而這些資料存儲孤島又分散于全球衆多的資料中心内,這給企業做存儲資料管理造成極大的不便。gluster可以讓使用者通過多種檔案和對象協定進行資料的全球通路,消除存儲資料孤島實作資料統一,并且可以通路實體、虛拟、公共雲基礎架構中的資料。

提到與ceph的差異,chris表示,gluster是基于文檔的,而ceph則更為靈活,可以面向區塊、文檔和對象存儲,是以ceph可以承載非常靈活的工作負載。至于企業使用者如何選擇,chris認為,二者在功能比較或者差異上,确實是存在一些不同。但最終各個系統之間提供的功能都是差不多的,使用者最後選擇誰,最關鍵的還是要取決于其自身的工作負載。

“如果使用者已經部署了openstack,那選ceph更好一點;如果使用者有對象存儲的需求,仍然可以選擇ceph更好一點;假如使用者的資料量巨大,有大資料和容器技術的需求,那可能選用gluster更好一些。”

據了解,目前紅帽正通過攜手全球的生态合作夥伴來進一步推廣這兩款開源存儲産品。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需求,合作夥伴将通過自身經驗來幫助使用者做推薦和選擇。同時chris也強調,從ceph和gluster的角度來講,二者不是競品的關系,而是互補的,因為從客戶價值角度出發,二者解決的是不同的痛點問題。

開源大勢不可逆

大會當天,chris mawer談到了存儲系統的重要性及存儲平台這幾年的變化。他認為,雖然目前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中,仍然有很多企業采用傳統存儲,但其在拓展性、容量等方面上已經遠遠達不到目前使用者業務發展的需求。随着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移動互聯技術的飛速發展,輕量級、低成本、高效能、橫向拓展、易于管理與部署的開源存儲解決方案越來越受到認可。

基于市場需求,紅帽在開源軟體之上做服務,幫助客戶提供穩定服務版本,打破使用者對開源軟體的芥蒂,成為使用者與開源社群中間的通道橋梁,既可以讓使用者享受到開源軟體的諸多利處,也讓開源社群不斷汲取真實的使用者需求,提升版本改進,提供更好地版本。筆者認為,這無疑是個良性循環,這種“中間商式”的商業模式,也許也是紅帽成功的關鍵所在。

再來說存儲,對客戶而言,他們正在思考怎麼處理下一代的工作負載,需要有大資料收集存儲能力,需要存儲系統有自我管理與自愈能力。那在這種情況下,存儲服務商要有新的思路。而真正具備這種創新能力的,就是開源産品。不管是ceph、gluster、openstack、hadoop、jboss等等,他們都是在持續做創新,使使用者能夠在其基礎上進行拓展,基于現有的商用軟體改變原有的存儲方式,使原有系統更靈活且拓展性更強。

可以看到,跟随使用者需求的腳步,專有存儲廠商正在試圖通過收購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商業途徑。随着分布式存儲系統、軟體定義存儲等理念逐漸被使用者認可,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将來,開源存儲技術将開創一個全新的存儲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