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決定日本曆史走向的關原合戰,西軍戰敗為啥“戰神”小早川背鍋?

作者:老龜看史

關原合戰是日本太閣豐臣秀吉死後,以德川家康為首的東軍對陣以石田三成為首(事實上)西軍,決定天下走向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日本史學界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小早川秀秋最先叛變,襲擊大谷吉繼部隊,後赤座直保、小川諾忠、朽木元綱、脅闆安治等一幹将領先後反叛,導緻西軍失敗。

在征伐九州、讨伐北條後,豐臣秀吉擔心自己死後實力強的大名(德川家康)會奪取豐臣家的權位,便任命五大老: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以及上杉景勝(小早川隆景死後,接任其職位)。

決定日本曆史走向的關原合戰,西軍戰敗為啥“戰神”小早川背鍋?

豐臣秀吉

秀吉死後,接任父親權利的豐臣秀賴尚未成年;而五大老之中智将小早川隆景又早逝,能夠制衡德川家康的也就二号大老前田利家了。在豐臣秀吉、前田利家在世時,石田三成所帶領的文治派就已經與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一幹武功派交惡!并且三成本人對“老烏龜”德川家康也并不感冒,在前田利家逝世後,三成與德川家康的關系進一步惡化。

與之而來的是豐臣集團内部的分崩離析,以福島正則為守的武功派,因十分厭惡三成,便“倒向”了德川家康。這群秀吉的“兒子”們壓根不知道家康是什麼人,以緻于幫助他除掉三成後,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多麼愚蠢的錯誤。而德川家康在秀吉與利家死後,更是為所欲為,奪取天下的野心難免日益膨脹。

決定日本曆史走向的關原合戰,西軍戰敗為啥“戰神”小早川背鍋?

豐臣秀賴

石田三成是因近些年部分日本史學家對其積極地評價,才改變了多年來他在人們心中的小人形象。但有一點是可以證明的:石田三成為人很有能耐,但是也有些狂妄,而且更要命的是此人情商低,智商高!就連三成最好的朋友大谷吉繼,也曾多次告誡他:你一定要謹慎處世,不要被别人嫌惡……可惜,三成是一點都沒聽進去。

關原之戰前夕,在前線作戰的西軍将領島津豐久被東軍圍困在墨俣城;而石田三成見死不救,其原因讓人哭笑不得:為了減少大戰前的兵力損失。島津家族65歲的老将島津義弘無可奈何,隻能親自領兵200支援前線,才将島津豐久救回。此事之後,島津一門都十分厭惡三成;這也是導緻關原合戰時,島津軍出工不出力的原因之一。

決定日本曆史走向的關原合戰,西軍戰敗為啥“戰神”小早川背鍋?

石田三成

小早川秀秋(當過秀吉養子)本來就傾向東軍,後來在石田三成一再催促下,才跟随西軍。在圍攻伏見城時,“戰神”小早川表現地非常積極;但此時,石田三成又跟他有了很多軍事上不同的意見,兩人關系進一步惡化起來!

那麼,為何是進一步呢?原來在秀吉無子之前,是打算将關白之位讓給養子豐臣秀次的;可誰料想,秀吉老來得子,茶茶為他生下一個兒子:豐臣秀賴。于是,除掉可能威脅秀賴接班的秀次,就成為了秀吉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決定日本曆史走向的關原合戰,西軍戰敗為啥“戰神”小早川背鍋?

小早川秀秋

後來,不知是因秀次心理畏懼,還是知道自己繼承不了天下,便做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也不知秀吉是忍痛割愛,還是順勢斬草除根,便将秀次流放到了高野山;不久,秀次自裁與此地,而一直負責處理此事的,便是石田三成!

是以不難了解,秀秋可能會把三成當成主兇,如此自然是恨他入骨了;而且,秀秋也非常害怕三成會迫害自己,心裡難免會傾向于家康公。此外刑部大谷早就猜到秀秋可能會背叛西軍,于是在關原合戰前夜,大谷吉繼向“戰神”許諾:在秀賴十五歲以前,秀秋可以擔任關白一職以及得到近江、播磨兩國總共百萬石的領地。

決定日本曆史走向的關原合戰,西軍戰敗為啥“戰神”小早川背鍋?

大谷吉繼

此外,西軍名義上的總指揮是毛利輝元,但即使是在“毛利兩川”的毛利家族裡也有東軍的内應——吉川廣家。因廣家與家康早有密謀,于是他自願為毛利一門打頭陣,駐軍南宮山的北面山腳。而到關原合戰打響時,廣家不行動,陣地在後方的武将自然也沒法行動。

是以,心向三成的安國寺惠瓊與長束正家所帶領的武士,壓根就沒派上用場;長束正家在看到形勢不利後,打都沒打,灰溜溜的就跑了!而擁有6600人的長宗我部盛親,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盤;原本打算投靠家康的他,是因為覺得老烏龜給的許諾不是他想要的,便反過來投奔西軍。這樣的人,怎麼能夠傾力相助呢?

決定日本曆史走向的關原合戰,西軍戰敗為啥“戰神”小早川背鍋?

德川家康

結果是廣家不僅成功拖住了主家毛利輝元,以及其他盟友的進軍步伐,最後還成功說服了輝元倒向德川家康。以緻于整個戰役,毛利輝元都保持中立,并未幫助石田三成進攻東軍!

是以根據以上的種種事件,我們不難得出結論:與其說關原合戰是西軍的失敗,是小早川背叛的結果,還不如說是石田三成做人的失敗!連自己的盟友是什麼人,你都不了解,這仗要如何打赢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