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縣,隸屬于江西省九江市,東鄰彭澤縣,南接都昌縣,西與濂溪區、九江縣、廬山市(原星子縣)隔鄱陽湖相望,北與安徽省宿松縣襟長江為界。

湖口縣境,遠在新石器晚期就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古屬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吳國、越國、楚國地,秦朝屬九江郡轄境。
西漢初,今縣境分屬彭澤縣、枭陽縣(即今都昌縣);東漢建武二年(26年),今縣境全境屬彭澤縣轄地。東晉陶淵明當彭澤縣令時,彭澤縣治所在今湖口縣原江橋鄉柳德昭村。
劉宋時,始設湖口戍,仍隸屬于彭澤縣。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析彭澤縣之彭澤鄉及五柳鄉之半置湖口縣,縣治枭陽鎮(今雙鐘鎮西南)。
此後,曆宋、元、明、清,湖口縣先後隸屬于江州、定江軍、江州路、九江府。
建國後,湖口縣先後隸屬于饒州專署、九江專署,1983年改屬地級九江市管轄至今。
湖口縣因地處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入長江之口而得名,總面積669平方公裡,下轄6鄉6鎮2場,總人口31萬人,湖口縣也是長江下遊的起點線。
湖口縣曆史名人:馬适(北宋狀元)、張科(明朝抗倭官員)、高心夔(清朝進士,“肅門五君子”之一)、餘慶鳌(清末民初槍炮制造專家)、楊赓笙、高巨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