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磁器口古鎮蘊含豐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岩文化和民間文化,各具特色。

一條石闆路,千年磁器口,是重慶古城的縮影和象征,被贊譽為“小重慶”。

生于斯長于斯的作者朱墨,用詩話的形式分别為古鎮十景賦形。

滿夷将墜别金銮,踏浪慈溪月色寬。

大宅辛勞歸管事,香車來往盡彈冠。

頻經鐵腕驚魂夢,幾度殘檐作網竿。

舊院深藏悲喜劇,長宜野老醉中看。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鐘家院是慈禧太後管家鐘雲亭所建,建成于1890年左右;整個院子天井寬敞,軸線對稱嚴謹,頗有北方院落韻味和皇家園林風範。但其建築材料所用小青瓦,建築結構上的穿逗房又極具南方民居特色,形成圍合的空間與恬靜的院落。前廳、正廳等建築主體木結構保留比較完整,院内展示的明清古床、花好月圓桌等古代文物,是磁器口典型的清代民居。據老人們回憶,這院子天井的四個木柱上本有兩副對聯,一副是:“金雞引路,莫道因緣有蹊跷;錦衣還鄉,仍需從頭做文章”,另一副是:“琴棋書畫,塾能生巧;之乎者也,勤可補拙 ”。

出三舉子巷幽深,五裡連封兩翰林。

清讀聲中無俗輩,聖賢書上有黃金。

窮能恪守修身志,達則堅行濟世心。

誤我一生悲失學,鬓霜聊對暮蟬吟。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清乾隆年間,孫家在此巷内設私塾“鯉魚石學舍”授課,清代中後期孫家先後考中三名舉人,同時在此讀書的黃鐘音高中進士,後任翰林院編修,官至監察禦史;而段大章也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甘肅布政使,故有“一門三舉子,五裡兩翰林”之說。當地人稱“鯉魚石學舍”為“翰林院”,後來,該書院由黃鐘音承辦,黃家代代相傳,現在房屋尚存。“清代翰林舊居”匾為餘2000年題寫。

仙界紅塵一步遙,煎烹九鼎逼空霄。

爐中盡日香煙舞,殿上三清羽蓋飄。

太乙壇邊符滿尺,華陽巾下劍橫腰,

假如反腐邀宮士,李老君前敢不招?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寶善宮是磁器口九宮十八廟的著名道觀,位于磁器口正街,是善男信女祈福求願之地。一牆之隔就是鬧市,丁肇中先生1943年至1945年曾就讀于此,當時道觀改為四川教育學院附屬嘉陵實驗國小(即現磁器口國小)。

風雲一統說靈泉,井底波瀾彙百川。

亡陛便衣潛屈洞,護龍真水出王蓮。

隐名仍屬朱家子,參拜唯餘野鶴煙。

莫把袈裟歸宿命,尺泓冷眼對青天。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深水井,頗有一番來曆。相傳,這裡原有一口枯井,明建文帝輾轉流落到磁器口時,饑渴難耐,又要躲避官兵的盤查,慌不擇路時,一頭躲進了這口枯井之中。說也奇怪,就在建文帝哀歎時運不濟時,井裡突然冒出一股清泉,并生出蓮葉覆于井口,瞞過追兵。建文帝飲泉後,不覺精神大震,饑渴頓消,後挂單在磁器口寶輪寺。自從此井有水後,磁器口其它水井也陸續有水了,人們稱其為“生水井”;因建文帝在寶輪寺出家,也名為“僧水井”,後來,井越掏越深,人們也就稱之為“深水井”了。

寶殿禅光蘊落霞,大明曾是帝王家。

柱基凹凸存玄意,龍口歇業喻正邪。

貧要偷生尤可恕,佛前惡念斷難遮。

不然但看無常手,饒過喪心幾爪牙!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寶輪寺,在磁器口馬鞍山上。因建文帝曾避難于此,原寺廟大門前有“龍隐禅院”大匾,故又名“龍隐寺”。過去磁器口也曾稱龍隐鎮。原廟殿宇層層,林木茂密,百鳥争鳴,蒼松翠柏覆寫,盛極一時。殿中盤龍抱柱,鳳舞龍飛。神奇的是大雄寶殿的兩條木雕龍,一條張口,一條閉口,兩龍對峙,隐于大梁之上。殿中兩柱基石,一柱凸出地面尺許,一柱凹下幾寸,兩柱平衡,無歪斜之勢,真可謂巧奪天工,堪稱一絕。可惜殿宇毀于明末戰火,隻留下大雄寶殿一座。在大雄寶殿的古佛下面有一個流米洞,可供寺内僧人米糧。大佛下的洞子為放生洞,直通嘉陵江九石缸河灘,若從這洞中放入鴨子,不久即可看到鴨子從河灘之中遊出。

文昌香火紀恩洪,兩帝慈悲息總戎。

水族争封頭競拜,書生占蔔日方隆。

街興百業蒸迷霧,蓮蕩千船隻待風。

到此江天甯落魄,賞心每見鶴翻空。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傳建文帝流落到今磁器口寶輪寺時,常來文昌宮拜祭主管人間爵祿、能預知世人窮達與官運的文昌帝君,因皈依佛門,不願再次戰亂加害百姓而放棄了奪回皇位的念頭,使百姓免受戰亂。自建文帝後,文昌宮香火漸旺,名聲大振。如今文昌宮寨門内豎有朱允文塑像,正面看,是一位滿目憂患、凝神沉思的和尚;側面看時,卻是一風骨絕佳、胸藏萬千兵馬的皇帝。雕像一側是建文亭,匾額有“俯仰乾坤”、“煙霞無盡”,在此處觀景,江天一覽,煙波浩蕩。

傍水依山獨善謀,先民構造料無俦。

坡斜穩騎杆欄式,崖外驚懸吊腳樓。

穿鬥鱗層梯上頂,挑檐疊次徑通幽。

異姿半爪神仍在,複活巴渝萬古秋。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館内濃縮着磁器口古鎮建築的精髓,通過木、石、磚的建構,展現古代先民的智慧。當年館成,約為我撰寫《巴渝民居館序》,并為館外牌坊撰聯:滄海遺珠美哉小築;古城往事渺若輕煙。

劃拖嘴上浪飛埃,過此灘無免戰牌。

一載驚魂都付與,三言警語架高來。

貪生轉舵多為鬼,拼死沖崖必退災。

信有觀音能鎮水,千年古道霧重開。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劃拖嘴位于磁器口鳳凰溪對岸建文帝雕塑向上遊前行200米嘉陵江邊,是一處險灘,石梁由岸向河中心延伸近百米,岸邊為一高大石壁,石壁上有古人刻的三個大字“架高來”,石壁旁還有石刻“鎮水觀音”像,今仍有香火供奉。上流河水至此,因受石梁阻擋,直沖石壁,然後形成回旋,向江心流去。如船老大不明就裡,為避免船沖向石壁,而轉舵欲逃,則必船毀人亡,應按照石壁上的“架高來”,正舵架往石壁而去,方能順回流從江心而越過石梁險灘,這是對膽量的考驗,也是古人總結的經驗。至今“架高來”三字還清晰可見。這首詩2000年镌刻在鎮水觀音上面的石壁上,署名南紀生。

神仙受賄也乘時,過往舟帆不敢欺。

瘠薄銅錢方笑納,碩肥元寶更相宜。

蟹巢霸币人稱恨,鵝卵成精事大奇。

當世功名全扯淡,何如為九石缸癡。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石馬河桂花香,九石缸有寶藏”。九石缸灘在磁器口江灘下遊,因灘上有九塊形如石缸的巨石而得名,是嘉陵江的險灘之一,上有劃拖嘴,下有石門,此三處被稱為鬼門關,九石缸長達幾裡,在漲水期間危害尤甚,是以過往船隻至此,主動将品相好的錢币投向河灘,求河神保佑,久之,此地成了有名的“錢灘”。錢币年代久遠,從戰國到民國,唐開元通寶、南北宋币、清朝各個年代的制錢,幾乎應有盡有。磁器口鵝卵石圖案奇特、質地良好,全國各地石友曾來此尋撿美石。

激流至此忽柔馴,舉世聲名古渡津。

南下舟漂春意足,東來帆滿酒行頻。

旗搖老大迎高席,鑼響嬌娘啭玉唇。

難得燈花拈不盡,通街鬥巧到清晨。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磁器口蓮花蕩,著名的水港,由于上有劃拖嘴,下有九石缸兩個險灘,在水流作用下,江面常出現類似瑞蓮浪花,故名蓮花蕩,是少有的天然良港。晝裡千人拱手,夜來萬火流光。數不清銀号米市,豆鋪綢莊。陶搪竹木,賭館棧房。莫測鎮中之生意,幾同海上之洋場。

詩話古鎮十景,這些隐藏在磁器口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鐘家院二、翰林舊居三、寶善宮四、深水井五、寶輪寺六、文昌宮七、巴渝民居館八、劃拖嘴九、九石缸十、蓮花蕩古津渡

主辦機關: 沙坪壩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

主編:蔣頻 編輯:潘亞芬

來源:文化之旅沙坪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