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爆炸君
今天爆炸君要跟各位談一談有關于“谥号”的冷知識。
古時候人死後都講究蓋棺定論,這個“谥号”就是活人給死人的一個最終評價。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谥号的,一般來說有一定地位的人會得到一個谥号。在所有的谥号中,要數皇帝們的谥号最耐人人尋味了。為啥?因為他們的地位最高。
皇帝的谥号都是朝廷(也就是政府)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他們的一種表示他們褒貶善惡的稱号。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讨論一下有關“景帝”的谥号。
什麼樣的皇帝谥号會是“景帝”呢?根據以往典籍的記載,有八種人可以被谥為“景”。分别是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緻志大圖曰景;繇義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義而齊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總體來看被谥号為“景”的皇帝一般還是一位好皇帝。不過曆史往往又是詭谲的,别的不說,就說曆史上那些被冠以“景帝”的皇帝都會是好皇帝嗎?這裡筆者舉三個著名的“景帝”供大家參考。

第一位出場的著名“景帝”是西漢的第四位皇帝,漢景帝劉啟。他也是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景帝。劉啟和他爹漢文帝都是西漢比較有作為的皇帝,父子倆一起開創了西漢的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這在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漢景帝劉啟在位十六年,在這十六年裡他推行“削藩令”,抑制了漢初諸侯王勢力尾大不掉的局面。同時平定了七國之亂,使得西漢的國力邁上了一個台階。不過漢景帝身上也有很多猜不透摸不明的因子,按理說作為一個有作為的皇帝應該會受到後世很高的評價,但是民間普遍對他的評價不高。
究其原因,恐怕和漢景帝劉啟幹的這幾件事有關:怒殺兄弟(用棋盤砸死吳國太子)、騙殺恩師(将晁錯騙到東市腰斬)、逼殺長子(逼死自己的太子劉榮)。
第二位出場的景帝是明景帝,也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景泰帝”朱祁钰。朱祁钰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本來是輪不到他做皇帝的。不過他哥喜歡“狩獵”,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在瓦剌“北狩”幾年後,失去利用價值的朱祁鎮被瓦剌釋放,至此明朝有了兩位壯年皇帝(其中朱祁鎮被弟弟奉為太上皇)。
這位因為哥哥被俘而臨時被推上皇位的景泰帝此時也面臨着親情和權力的艱難選擇,最終他選擇将他的哥哥朱祁鎮幽禁在南苑。可惜景泰八年朱祁钰生了場大病,此時一批權力的投機者開始蠢蠢欲動,發動了明朝曆史上有名的“奪門之變”,朱祁鎮複辟。
複辟成功的朱祁鎮也将弟弟幽禁起來,不過是幽禁在了西苑。當年朱祁钰就死了,年僅三十歲。後來朱祁鎮的兒子明憲宗即位,他尊重曆史重新又将叔叔追封為皇帝,并給了朱祁钰“景帝”的谥号。
第三位出場的景帝大家也非常熟悉,他就是清德宗景皇帝光緒。說實話光緒皇帝是清朝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他本是慈禧太後妹妹的兒子,後來被立為皇帝。不過權力一直把持在慈禧手裡。等光緒親政後,爆發了甲午海戰。當時光緒是極力主戰的,但是因為清廷過于腐朽,最終慘敗。
甲午戰敗後,光緒皇帝痛定思痛,打算變法維新,結果戊戌變法浩浩蕩蕩地進行了一百多天就失敗了(而且是被袁世凱出賣的)。此後光緒皇帝一直被幽禁在瀛台,成為了無枷之囚。光緒三十四年,就在慈禧死前的一天,光緒帝暴斃。至此走完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就這三位景皇帝的人生經曆來看,或許“景”的谥号真的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詛咒吧(當然這是筆者的極為私人的看法)。(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