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雄性往往占有身體優勢,是以在動物組成的群體中,往往雄性在擷取食物,争奪配偶中擁有身體優勢,是以雄性往往占據着主動。但是在大型動物中也有例外,這裡我們排除掉人們熟知的蜜蜂螞蟻等昆蟲,盤點一下自然界中十大雌性占有主導地位的動物。

侏獴
侏獴是靈貓科獴屬的一種,長身、長尾而四肢短的動物,它們以吃蛇為主,也獵食蛙、魚、鳥、鼠、蟹、蜥蜴、昆蟲及其他小哺乳動物。侏獴群體一般以12-15隻為一個群體。她們是非洲大陸最小的食肉動物。在一個侏獴群體中一般由一隻雌性侏獴為上司,在其領地内擁有唯一的繁殖權。
其他的雌性不允許繁殖,但她們可以幫助撫養侏獴女王的幼崽。如果不小心懷孕,則她們的後代在出生後,有可能被女王殺死,以維持女王對群體的絕對控制權。
螳螂
螳螂是食肉性昆蟲,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雌性螳螂的體形大于雄性,在交配後,約5%的雄性螳螂會被雌性吃掉。而神奇的是,在雄性螳螂被雌性從背上抓下來的時候,雄性螳螂會扭斷自己的上半身,讓自己的下半身完成交配。
斑鬣狗
斑鬣狗擁有哺乳動物中最強大的咬合力。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斑鬣狗是最大的鬣狗物種,在殺死獵物後,他們甚至會吃掉獵物的骨頭。一個斑鬣狗群體的數量甚至可以達到100,這個群體由群體中血統最純正,最強壯的雌性統治。雄性斑鬣狗的社會地位排在幼崽之下,歸屬在群體中的低等雌性鬣狗下。
我們往往把雄性與侵略和掠奪聯系起來,但是在蚊子身上卻恰恰反了過來。隻有雌性的蚊子才會吸血,而雄性僅以植物的花蜜為食。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雌性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來孕育卵,而吸血是最便捷的方式。
交配對大部分物種而言,可能看起來過程很愉快,但雄性章魚與螳螂一樣,面臨着被吃掉的危險。在長期的發展中,雄性已經學會在雌性靈活的八隻觸手中保持距離,同時與雌性交配。
瓣蹼鹬屬是一種涉禽,雌鳥的體型比雄鳥大,色也更靓麗,又能進行占區争鬥和作求偶表态。雄鳥則負擔孵卵任務。入秋雌鳥先離開繁殖地後,随後雄鳥帶領幼鳥向南遷飛。
這種鳥類生性好動,尤其善舞,在湖泊池塘之中,經常可以看到瓣蹼鹬翩翩起舞,猶如水上芭蕾,興緻所至,最多可連續旋轉247圈,舞态生風,光華奪目,如遊天上的仙姬,令人歎為觀止。
老鷹是一種知名的猛禽,是反向二态性中一個不尋常的例子。雌性的體形一般比雄性大50%以上。
早期研究認為,老鷹雌性比雄性大的原因是,雌性需要更大的體形來避開雄性的入侵。但後來的研究認為,不同大小的體形未老鷹創造了更多的捕食機會。在冬天樹葉稀少的時候,雌性可以依靠巨大的體形來捕捉更大的獵物,這在食物稀少的冬天非常有用。而在,夏天的時候,雌性需要在巢中撫養幼崽,而這是雄性可以依靠靈活的體形在茂盛的樹林中穿梭,捕食更多的食物。
裸鼹鼠(學名:heterocephalus glaber)是一種分布于東非部分地區的挖掘類齧齒目動物,也是目前被分類于裸鼹鼠屬下的唯一物種。它是僅有的兩種真社會性哺乳動物之一(另外一種是達馬拉蘭鼹鼠)。
與螞蟻類似,每群裸鼹鼠有一隻相當肥碩的王後和幾隻雄鼠,其餘無論雌雄均為工鼠,工鼠可能受王後尿中外激素的抑制而失去了生殖能力,專門負責采集食物、為王後保溫、挖掘隧道等。一窩裸鼹鼠平均有七八十隻,最多能達300隻,但是每隻工鼠的體重大約隻有30克。
轉角牛羚可能是自然界中雌雄反轉最奇怪的物種,在有蹄類中常見各種雄性混亂而瘋狂的追求雌性,但在轉角牛羚中恰恰相反,往往是雌性為了争奪雄性而争個你死我活。
而雄性則隻會選擇那些最強大的雌性來繁衍後代,而不是選擇盡量将自己的種子撒播的更多更遠。
虎鲸是世界上最強大最緻命的一種海豚,有殺人鲸之稱。但這其實是一個誤會,不同的虎鲸群體有不同的捕食習性,但至今僅有幾起在海洋館中對飼養員的襲擊記錄,而在自然環境中則沒有一起記錄。
有記錄發現,在食物供應短缺的年月,雌性比雄性能有可能上司群體。研究認為,雌性的虎鲸能為群體提供對環境及生态的認識,在虎鲸群體中,這些知識一代代的儲存在雌性虎鲸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