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俄國公爵臣服于蒙古,卻是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偶像

作者:逗比魚的大千世界

在俄羅斯曆史上,有這麼一位傳奇的軍事統帥,他被幾乎所有俄國(包括蘇聯)上司人乃至老百姓尊崇為無敵戰神,也被公認為俄羅斯曆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2008年,俄羅斯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此君列首位。2013年,俄軍事曆史協會和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又搞了一次“勝利日最具聲望将領”的評選活動,此君又成為得票最多的“俄國軍事四大天王”——另三位是俄國軍事學術的創始者蘇沃洛夫大元帥、打敗希特勒的朱可夫元帥和打敗拿破侖的庫圖佐夫元帥。

這位老兄的軍事才能自然是非常了得,無論是規模龐大的瑞典艦隊,還是兇猛異常的德意志“條頓騎士團”,都曾被他虐得慘不忍睹。然而,面對更加瘋狂的成吉思汗的子孫,他卻“慫”了——選擇了老老實實的臣服。當然,即便如此,俄國人依舊尊敬他、迷戀他、崇拜他。

這,是為什麼呢?

這位傳奇俄國佬的名字叫亞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1220—1263年),相比朱可夫等俄國名将,他的名字并不為廣大中國人熟悉,不過在俄國,他可是家喻戶曉的超級英雄。這位老兄是中世紀人,他所處的時代相當于中國的南宋末年,他雖說是俄國人,但當時的俄羅斯還遠不是一個統一的帝國,而且相當混亂、相當落後,也相當可憐。

這位俄國公爵臣服于蒙古,卻是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偶像

俄羅斯人的老祖宗是東歐平原上的羅斯人,中世紀的羅斯人建立了好些個封建公國,其中比較著名也比較強大的一個叫弗拉基米大公國,首都在今天俄羅斯西部弗拉基米爾州的首府弗拉基米爾城(西南距莫斯科190公裡)。這個大公國下面還包括莫斯科等好多小公國,後來莫斯科小公國奮然崛起,于16世紀完成了俄羅斯的統一,當然,這是後話了。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就是弗拉基米國大公(古羅斯公國最高上司人的稱呼)的兒子,也是另一個公國——諾夫哥羅德公國的公爵。而諾夫哥羅德公國也是羅斯諸公國中比較受人矚目的一個,在距離弗拉基米爾大公國不遠的地方,首都在今天俄羅斯諾夫哥羅德州的首府大諾夫哥羅德市(位于聖彼得堡與莫斯科之間)。

諾夫哥羅德公國商業發達,當地貴族領主和商人财力雄厚,雖然公國的的中央最高長官是公爵,可掌管軍隊,但這個公爵不是世襲的,而是通過群眾會議選出來的,他們看上了誰,就選誰來當,不是自己公國的人也行。是以說,諾夫哥羅德公國是一個“封建共和國”。1236年,年僅16歲的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就被選舉為諾夫哥羅德公爵。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涅瓦河畔的亞曆山大”,之是以叫這名兒是因為這位老兄在涅瓦河畔取得了一次驚人的輝煌勝利。當時羅斯諸公國面臨着史無前例的危險境地——無論是東方的蒙古,還是在西方的瑞典和德意志騎士團,都對俄羅斯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入侵,敵人們個個窮兇極惡,羅斯人随時可能被屠殺殆盡,他們的公國們也可能徹底滅亡。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首先對付的是瑞典人。

這位俄國公爵臣服于蒙古,卻是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偶像

1240年,瑞典國王的女婿比爾格爾率軍從芬蘭灣方向進入涅瓦河,他給諾夫哥羅德公國發去一封信,大意是:若敢反抗,殺無赦!年僅20歲的亞曆山大膽略過人、臨危不懼,他沒等老爸的援兵到來,就率領自己的軍團和一些志願勇士迎敵了。他對将士們說:“雖然你們人少,但你們必勝,因為上帝不崇尚武力,隻崇尚正義!”這年7月15日清晨,亞曆山大趁大霧兵分三路突襲瑞典軍營,亞曆山大身先士卒,玩命血戰,甚至用長矛刺傷了比爾格爾的腦袋,險些把這位瑞典統帥給生擒了,瑞典軍一敗塗地!從此,“涅瓦河之王”的威名享譽俄羅斯大地,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成為羅斯人的蓋世英雄。

然而此次大捷後不久,諾夫哥羅德公國的貴族領主們就因為害怕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權利增強而設法把他逼走了。這下羅斯人的敵人樂壞了,德意志騎士團趁機大舉來犯。1241年冬,德意志騎士團的先頭部隊到達了離諾夫哥羅德城35公裡遠的地方。諾夫哥羅德人又慌亂又驚恐,後悔莫及的他們無奈又去求助于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東正教會的諾夫哥羅德大主教親自出馬跪舔,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畢竟乃一代豪傑,顧全大局的他立馬回到諾夫哥羅德,再次率軍投入戰鬥。

入侵羅斯的德意志騎士團,即大名鼎鼎的“條頓騎士團”,它和主要由法國騎士組成的“聖殿騎士團”以及主要由意大利騎士組成的“聖約翰騎士團”(也稱“醫院騎士團”或“善團騎士團”)并稱為“三大騎士團”,都是一幫貌似僧侶、實為軍人的家夥。

“條頓騎士團”有個分支,叫“利沃尼亞騎士團”,也都是德意志騎士組成,在羅斯土地上沖鋒陷陣的就是他們。德意志騎士們的目的就是讓波羅的海地區的所有民族都皈依羅馬天主教,并讓他們臣服,還必須德意志化。

志在必得的德意志騎士們持劍扛矛,在羅斯西北部橫沖直撞,1241年拿下了重鎮普斯科夫(俄羅斯西北部古城,位于聖彼得堡西南約250公裡處,今普斯科夫州的首府)。關鍵時刻,亞曆山大·涅夫斯基來了,他很快就把德意志騎士們擋了回去并解放了普斯科夫,他還要把戰火引向敵方領土。1242年4月5日,是俄羅斯曆史上值得銘刻千秋的輝煌日子,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率領的羅斯軍隊和德意志騎士團在愛沙尼亞的楚德湖(也稱“派普斯湖”)的冰面上展開了決戰!

德意志騎士團率先發動進攻,結果被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指揮的兩翼猛烈夾擊,傷亡慘重,全線潰敗。亞曆山大·涅夫斯基趁機指揮伏兵四起,把騎士團完全包圍,并把他們擠壓到一塊狹小的冰面上,冰面雖然夠厚,但還是扛不住重裝騎士們的分量,結果大批騎士們都見了上帝,隻有少數人突圍活命。德意志騎士團實在受不了,被迫求和。在俄羅斯曆史上,這次勝利被稱為“冰上大屠殺”,後世好多文學、藝術作品都在歌頌這場勝利和勝利的指揮者。蘇聯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普羅科菲耶夫的音樂《《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和蘇聯著名導演愛森斯坦的電影《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就是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

别看對瑞典和德意志這兩個強敵夠狠,但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對待另一個更為強大的敵人——蒙古,卻并沒對着幹。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橫掃歐亞,自然也不會放過俄羅斯。就在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成為諾夫哥羅德公爵的那一年,即1236年,拔都汗(成吉思汗長子術赤之子)大舉西征,幾乎征服了整個俄羅斯并一直打到了多瑙河。1242年,即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在冰上痛扁德意志騎士的時候,拔都汗回師,在伏爾加河下遊建薩萊城,作為其帝國的首都,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就此建立。

蒙古人的軍事實力,可比瑞典人和德意志人強多了,而且蒙古人雖征服俄羅斯大片土地,但對羅斯人的态度還算“溫和”,他們并不幹涉羅斯人的内政,隻要羅斯人表示臣服按時交稅進貢,他們就任其自由發展。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是勇士不假,但他并非沒腦子的蠻漢,他知道,哪個敵人惹得起,哪個敵人惹不起,如果要和蒙古人玩命,全體羅斯人都上也肯定玩不過,而且結果注定悲劇——肯定會被發瘋的蒙古人大肆屠殺、徹底摧毀。是以,審時度勢的他選擇了和蒙古人親密合作,并取得了欽察可汗的信任,還禦1252年起被蒙古人封為弗拉基米爾大公(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的爸早死了),有自治的權利。而且隻要發現有反抗蒙古人的羅斯人,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必定協助蒙古人一起鎮壓。當然,他也會勸說蒙古人鎮壓可以但不要采取殘暴的懲罰性措施。

關于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對蒙古人的态度,在中國人眼裡似乎比較不堪,這家夥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俄奸”、“賣國賊”,不過俄羅斯人卻不那麼認為,他們覺得這是他們英雄的一個政策,英雄忍辱負重,挽救了羅斯族的命運,使好多羅斯土地免遭塗炭,英雄隻是暫時臣服而已,他和他的後代都在靜靜等待時機可以推翻蒙古人的統治。再說了,當時的羅斯人,也沒啥民族、國家的概念,畢竟還遠非一個統一的帝國。

1263年11月14日,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去世,年僅43歲。此後的俄羅斯上司人們都把他視為偶像,并繼承他的“英雄遺志”。最值得一提的是,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的小兒子丹尼爾·亞曆山德羅維奇,1261年——1303年)後來成為莫斯科公國的大公(約1276年—1303年在位)。而日後滅掉了蒙古欽察汗國的,就是這個莫斯科公國;更新為沙皇俄國的,也是這個莫斯科公國。可以說,曆代莫斯科大公和曆代俄國沙皇的老祖宗,就是亞曆山大·涅夫斯基!

這位俄國公爵臣服于蒙古,卻是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偶像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去世的兩百多年後,号稱“雷帝”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1530—1584年)把大公更新為“沙皇”,正式建立了沙皇俄國,也是在這期間,俄羅斯東正教會把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封為“聖徒”,紀日是9月12日。彼得大帝建立“俄羅斯帝國”後,把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的遺骸運到了帝國首都聖彼得堡,葬于他下令建造的亞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彼得大帝還下令設定了“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帝國勳章”。這個勳章雖然在俄國革命後被廢止,但到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的非常時期,斯大林又下令重新了設定了這個勳章,還宣布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為民族英雄,以他的精神來激勵蘇聯紅軍抗擊希特勒。

1944年,斯大林麾下的名将科涅夫元帥(後來和朱可夫争搶柏林的那位)成功合圍了德軍的科爾孫-舍普琴科夫斯基集團,這是一次激烈的冰上厮殺,德軍指揮官被蘇軍炮彈送上西天,德軍士兵們被蘇軍t-34坦克打得和兔子似的亂竄,多數掉到冰冷的河水裡挂掉,好不容易爬到岸上的還被蘇軍大炮給轟死了。斯大林樂壞了,他覺得這次勝利簡直是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公爵冰上痛扁德意志騎士團的翻版,而科涅夫元帥正是另一個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公爵!

蘇聯解體後,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公爵作為俄國英雄主義的象征,繼續受到俄羅斯人的尊敬和崇拜。2008年,俄羅斯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涅夫斯基的人氣超過了所有的俄國英雄(包括那些牛氣哄哄的沙皇、名将以及前蘇聯領袖),得票第一。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逗比魚的,記得關注“逗比魚的大千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