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女人上到一定年齡,會出現諸多問題,如掉頭發、臉上長斑、膚色黃黑、黯淡等,很多女性臉上都會有黃褐斑,這也是很多女人的一大困擾。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同樣的年紀,為什麼有些人都是“人美歌甜”,自己卻是“人老珠黃”,自己看着“黃臉婆”一樣的自己,自己都嫌棄那...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就算自己不嫌棄自己,就怕被别人也叫上一聲“黃臉婆”,簡直是對我們幼小的心靈是一個“緻命”的打擊。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是以說,拒做“黃臉婆”從“掃黃”開始,想要有所收獲,必須抓住背後真正的“幕後元兇”。

在中醫看來,導緻“黃臉婆”的“兇手”有三個:氣血虧虛、脾虛濕困、肝氣郁結。

正所謂“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始焦,發始白”。

女人老不老,展現在臉上,也就是氣色上,氣血是女人的命根子,這個說法可以說是毫不誇張。氣血充足的人自然紅潤光澤,皮膚細膩光滑,彈性十足。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六七”即42歲這個年紀,女性氣血開始虛弱,陽脈不足,身體要“舍車保帥”。自然容易衰老得快,出現皮膚暗黃、幹燥、脫皮等現象。

是以說,要想不變成“黃臉婆”,氣血必須要充足。

而針對氣血虧虛,中醫上有個著名的補氣血名方-當歸補血湯。對改善女性血虛、面色無光,“黃臉婆”的狀态是有很好的作用的。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方裡隻有兩味中藥,當歸和黃芪。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補血離不開補氣,氣行則血行。氣可以率領血運作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提供營養。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當歸為補血和婦科要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

而黃芪是補氣要藥,能補一身之氣,能固攝血液,兼有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益血的作用。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另外,食療上可以多吃補氣血的食物,比如紅棗、菠菜、豬肝、豬血、桂圓等。

臉色差也就算了,偏偏還脾虛,還胖。簡直就像小時候不聽話被父母“混合雙打”的打擊一樣。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脾虛為什麼會導緻臉色差,像“黃臉婆”一樣,很多人想不明白這個問題。

中醫來說,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和水濕。我們吃進去的東西經過脾胃消化而轉換成氣血或精微而傳輸至全身,同時把體内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如果脾虛,不能正常運化食物和水濕,就會出現全身無力、四肢沉重、腹痛腹瀉、大便不成形等情況。

女性也會出現月經量增多以及經期延長等各種月經問題,且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氣血就會虛弱,導緻營養物質供應不足。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營養不足的人,臉部皮膚怎麼可能好呢?

是以在調理上以健脾胃、祛濕為主。而說到健脾胃第一方,當屬四神湯。

“四神”指的是四味藥,山藥、蓮子、茯苓、芡實,也都是藥食同源的中藥,在民間還是很常用的。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蓮子補脾止瀉、養心安神,茯苓健脾胃而利水滲濕,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

平常用來煮水煮粥煲湯都是可以的。

“肝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病名。

肝主疏洩,經常生氣,動不動發脾氣,心情郁悶的人容易使氣機阻滞,很多人覺得生生悶氣沒什麼,過了就好了。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其實不然,時間一長,氣行不暢則會影響血液的運作,進而産生“氣滞血瘀”證,容易出現黃褐斑、蝴蝶斑或皮膚晦暗,色素沉着等各種皮膚問題。

正所謂,“無瘀不成斑”正是這個道理。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肝氣郁結的人除了皮膚問題,還會伴有口幹口苦、偏頭痛,女性或有胸部脹痛、月經出現經期延遲、色黑帶血塊等。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針對肝氣郁結,最為常用的方當屬逍遙散,這個記載于宋代官方中的千古名方。現在中成藥上有逍遙丸、逍遙顆粒等。而甘麥大棗茶就是食療版的逍遙丸。

逍遙散中柴胡疏肝解郁,當歸養血和血,白芍養血斂陰。白術、茯苓健脾去濕,炙甘草益氣補中,薄荷疏散郁遏之氣,生姜溫胃和中。

面黃、黃褐斑,拒做“黃臉婆”從三大古方開始,調氣血重回好氣色1、氣血虧虛2、脾虛濕困3、肝氣郁滞

對肝氣郁結導緻的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都有一定的作用。也能有效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抑制黑色素形成,改善黃褐斑。

淡斑本質上要内調,但也要适當配合外敷。通過外敷,活血化瘀,改善局部皮膚的氣血循環和代謝。可以用一下草本面膜,裡面有三七丹參等等材料,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内外結合,才能越來越美。

end

導緻“黃臉婆”的三大證型,你了解了嗎?

我是中醫邱超平醫生,感謝大家的關注、點贊和收藏,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