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時常傳播着有各種文章、照片、文案,大多與工作相關。雖然刷得有些疲累,但為了不錯過最新的關鍵消息,我還是有空就去翻看。
今天乍然看到了一篇署名為《啤酒業高端決戰—雪花侯孝海:無畏之心,勇闖天涯》的文章,從文章标題看,以為是與公司戰略相關的軟文,點進去迅速翻看了一遍,講述了上司過往的工作曆程,附上了不同年齡段的舊照。我沒太留意正文内容,就沖着那些帥氣的照片,先分享出去了。
後來,過了一兩個小時,打算認真看一遍,再次點進去,發現這着實是一篇坦誠的人物傳記。作者應該是對侯總作了深入的采訪,甚至将侯總當時當地的想法,都直言不諱地寫出來,在媒體上公之于衆。侯總向來喜歡亮牌而戰,包括自己的職業曆程,大家能夠了解到最真實的他和他的理念,仿佛與這位上司很遠,事實上又很近。
文章中有多處人生的思考與關鍵時刻的抉擇,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我的家曾經很窮
文中輕描淡寫了一句【用肚子省錢,他深谙此道】。這背後透露着他當時的窘境,“家境貧寒”不是自己造成的,但未來,可以靠雙手去改變,對于此,無需濃墨重彩地去描繪,簡單的10個字,展現了23歲的他,内心的強大。
雖然窮,但内心富有
畢業後,他将1/3的工資接濟家庭,1/3的工資買書,剩餘的1/3再分成3份,1份存起來,其餘用來生活。飯可以吃差點、少吃點,但是父母不可不顧、學習不可停滞、積蓄不可沒有。即便是如今的年輕人,有多少人是這麼有規劃,這麼堅定的?我聽說過很多月光族,很多不給父母一分錢的,很多整天沉迷網絡世界醉生夢死的。後來,為什麼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碌碌無為,可以從入世之初的種種事情來看。
去闖
我們在全國銷量第一的品牌叫“勇闖天涯“,這四個字飽含浪漫主義色彩,天涯之廣闊,不僅有許多機遇,也有許多兇險,現在我們常開玩笑說“男孩子/女孩子,出門在外,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國家的發展(交通、通訊、學習、就業)為我們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就看我們如何把握和揮灑青春了。這是一樣的道理,不僅要“勇”,還要“闖”。
不論是“勇闖天涯"還是“勇闖天涯superx”,瓶身上都有個向上攀登的人。有勇氣出現在山腳下,是“勇”;能開始攀登,在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外在的、内在的困難兇險,堅強地、聰明地、技術高超地排除萬難,追求登頂,是“闖”。
文中,講到了小時候掏鳥蛋、搶小人書的故事,“不服”、“逆反”,普通人遇到強大勢力的威脅,會選擇妥協、息事甯人,但是他,選擇了與強權、惡霸的對抗和挑釁:把鳥蛋搶回來!小人書給我看一下,不給看就搶,不僅搶我還要罵你爹......這些小孩子的事情,真是又好笑又振奮人心,看似是個皮孩子,其實驟然發現,這不就是“生而無畏“嗎?!我們本以為矯情的産品slogan,卻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主動争取
文中所描述的侯總職業生涯中,有好幾次“主動“。
大學畢業時,主動進入北京首鋼總公司,争取到了北京戶口;
首鋼工作期間出走到深圳,在一家服裝廠打工4個月,再回首鋼;
主動寫求職信,進入外企“百事可樂“;
96年追愛,主動放棄一切,到四川;
在四川,主動做甲方,從業務員做起,開啟“開挂”人生;
01年, 主動離開百事,寫求助信進入華潤雪花,尋找一個管理全國業務的職位;
08年,離開雪花13個月,再重返雪花。
侯總說“我所有的職位都是我自己主動(争取)的,上司給了最大的認可,沒有老天眷顧,也沒有人脈關系。“
創造
侯總的每次“出走”、“主動“、“争取”都是為了“創造”更大的價值。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他承認自己的“差”,正視“差距”,但他與大多數普通人不同的是,他會想辦法去“創造”,來扭轉局面。
不自滿,再出發
從我們内部員工所知道的,和這篇文章中詳盡地對過往的描述,我們會發現,侯總擅長做戰略規劃,他想的都是未來的事情,當未來即将到來的時候,其實還有新的未來在等着我們。當我們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漂亮的業績後,不必沾沾自喜,過了一個三年,還有新的三年,第二個三年快結束了,相信侯總已經規劃好了第三個三年之後的事情,即2025年之後,我們的新目标。
這與做好人生規劃是一樣的道理。25歲之前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30歲呢?35歲、40歲、50歲、60歲呢?人生苦短,因為規劃而充實,因為規劃而豐富多彩。
初心不改
“穿過歲月,他跟當年田埂上的少年一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實人生、事業、商場、戰場,你可以把它們想得很複雜,也可以想得很簡單。你如果相信自己,把握好初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順勢而為,這裡面藏着多麼深厚的功底和人生哲學啊。
寄語
希望每個人,希望我自己,進一步打磨思維方式,拯救回我們那缺失的勇氣與搖擺的心。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