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是給孩子們聽的歌曲,
不說内容寓教于樂,起碼歡快的旋律聽了也能讓人心情舒暢。
但最近在美國,有幾個蹲在監獄裡的罪犯卻表示:
自己被一首兒歌霸淩虐待,已經到了苦不堪言忍無可忍的地步……

呃……
這首歌呢……叫做《baby shark》
(沒聽過的可以先去聽一下再回來-。-)
它在國内兒歌屆大概比不過《小燕子》的江湖地位。
但魔性的旋律加上“嘟嘟嘟嘟嘟嘟”不斷重複的歌詞,會讓人很快被洗腦,滿腦子都是嘟嘟嘟。
是以這首歌在網上也非常火爆。
截止2020年11月,油管某兒童頻道的《baby shark》觀看量超過90億次,成為全球觀看次數最多的youtube視訊。
多大流量的明星也得甘拜下風。
這首歌的創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
據說是有人受到了驚悚電影《大白鲨》的啟發,在露營期間跟周圍的朋友邊玩邊創作出了這首兒歌。
它介紹了鲨魚一家的成員(寶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不同的版本中,它們吃掉過小魚,咬死過水手,被人殺死進過天堂……
當然,兒童版本肯定是非常和諧了。
那這麼一首兒歌到底是怎麼虐待囚犯的呢?
11月2日,也就是本周二,
三名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前罪犯把三名監獄拘留人員,分别是兩名拘留官米爾斯和巴特勒,還有他們的前主管告上了法庭,說他們侵犯了自己的人權。
三名前罪犯說,在服刑期間,他們經常會被米爾斯和巴特勒帶到律師探視房,
兩名拘留人員會把他們的手拷在背後,讓他們靠牆站立,
然後給他們單曲循環播放《baby shark》,這一站一聽,就是三四個小時……
這種懲罰不分時間,他們甚至在淩晨3點被喊出被窩聽《baby shark》……
案件預計在2月進行正式審理,到時候大家才能知道給人放兒歌到底犯了什麼罪……
對于囚犯們的憤怒,很多網友表示:
不尊重,但是很了解。
沒有哪個父母或者祖父母沒經曆過《baby shark》的魔咒吧?
政府削減預算不允許監獄為播放大家喜歡的音樂支付版權費。
是以,監獄隻能用不受版權保護的音樂來招待這些優秀的人,沒啥問題。
罪犯對公民實施犯罪的時候,就不想着侵犯到公民的權利了?
學到了,學到了。
我覺得監獄更适合放《這是一個小世界》。
聽到這首歌的第一刻起,我就知道它早晚會逼瘋幾個成年人。
我不同意用它來折磨罪犯,但我覺得政府可以用它來驅散那些“和平抗議者”。
我是說,這首歌不暴力,隻是一首兒歌……是以他們怎麼抗議這首歌呢?
我終于能看到法庭上播放證據《baby shark》,一群陪審團跟着鼓掌的畫面了。
聽不了兒歌還犯什麼罪!
至于在歪果網友心目中,《baby shark》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看看下面這些表情包就知道了:
“要把baby shark送上電椅麼?”
“兩個選項:要/對”
一起唱!
“baby shark,do do do……”
再來一次!
(拔槍)
我:淩晨一點了。
大腦:嗯……
我:該去睡覺了?
大腦……
我……
大腦:“baby shark,doo doo doo……”
我希望我死的時候,最後回憶起的是我的家人。
但我覺得事實上,最後刻在我腦海裡的,很可能就是這首沙雕《baby shark》。
我聽說,如果聽收音機一個小時内一首歌聽到了兩次,就說明這首歌已經泛濫了。
那他可能從來沒有連續聽過47遍《baby shark》。
我通常不會報複别人,但如果你送給我孩子一個會發出過度噪音的玩具,那在你孩子的下一個生日,我就會帶着一台卡拉ok機出現在你家門口,
直播《baby shark》!
當我孩子聽到baby shark!
好吧,
這樣看來,人們真是苦《baby shark》久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