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奇故事:《神探黎世序》

清朝嘉慶元年(1796年),河南羅山人黎世序以進士委任為江西省星子縣縣令。黎世序到任前,星子縣内就發生了一起命案。上任縣令沒能查清此案,上司讓黎世序查清此案并将情況上報。黎世序身為父母官,有責任稽查命案。于是奉命前去查案,不在話下。

命案發生在山裡一戶人家,黎縣令連日奔波勞累,才将此案大緻理清了。清明節那天,黎縣令疲憊不已,于是給自己放了一天假,到郊野閑散閑散。山野的新柳雜花令人賞心悅目,令人心曠神怡。黎縣令走着走着,忽然見到一陣羊角風在眼前旋轉了一圈随後又消失了。

傳奇故事:《神探黎世序》

羊角風自古被人們認為是冤魂訴苦之風,史料記載包龍圖曾遇到過此風。黎縣令從不相信這種怪誕的說法,認為這是人們胡編亂造的。羊角風消失後,黎縣令繼續沿着野徑前行,不久後來到一處墳冢附近。縱目看去,隻見壘壘舊墳前都有人哭拜祭掃,唯獨一座新墳前隻有兩個童子祭掃。兩個童子互相說着話,并從衣兜裡掏出果品擺在墳前。

童子的舉動引起了黎縣令的注意,黎縣令走到墳前詢問童子,童子們說墓中之人不是他們的親人,而是他們的鄰居楊武叔叔。楊叔叔生前很喜歡他倆,經常給他倆東西吃,給他倆講故事,如今楊叔叔死了無人祭掃,他倆弄了點果品來祭奠他。童子告訴黎縣令,楊叔叔死得離奇蹊跷,白天時還好好的,到半夜就突然得病死了。

黎縣令又問童子,楊武家中還有何人?童子說楊叔叔的妻子馬氏在家,但今天是清明節,還沒見她出門掃墓。黎縣令又從童子口中得知楊武之妻長得年輕貌美,與楊武成親不到一年。黎縣令聽了童子的話,覺得此事離奇蹊跷。羊角風中有冤魂的說法他不信,但童子的話卻讓他覺得疑窦叢生。

第二天,黎縣令找來當地地保尤金,問他楊武死于何病,死了多長時間,死者家中還有何人等問題。地保尤金回答,楊武死于痨病,已死兩個多月,家中尚有死者生前續娶的少婦馬氏。馬氏與楊武成親未及一年,故而未有子嗣。黎縣令又問尤金,當日收殓楊武下葬時,他是否親自到場。尤金說當日馬氏謝絕了他的幫忙,并送了幾塊豬肉給他,是以他沒有親自到場。

傳奇故事:《神探黎世序》

黎縣令呵斥尤金貪小誤事,人命關天的事情幾塊豬肉就裹住了他的腳,他身為地保就該到現場查驗一番的。尤金連忙跪下認錯,說自己一時糊塗,請縣令大人開恩。黎縣令沒有搭理尤金,他讓衙役将馬氏傳喚到堂,親自審問了馬氏。

片刻之後,馬氏來到了大堂。黎縣令見馬氏容貌妖豔,說起話來言辭鋒利刁巧。馬氏跪在堂上哭哭啼啼,訴說其夫楊武患了痨病,夜裡突然暴斃身亡。她一介女流不知如何處理,就請了鄰居幫忙将丈夫埋葬了。當時地保大人忙于公務,就沒有将情況上報他了。黎縣令嚴肅地問馬氏,她的丈夫真的是死于痨病嗎?馬氏堅定地回答說是。黎縣令說:“你丈夫之死别有緣故,本官要開棺驗屍!”

馬氏聽說要開棺驗屍,臉色當即沉了下來,她憤憤然地說道:“如果檢驗有故,就判我的罪;如果無故,又當如何?”黎縣令怒拍驚堂木說道:“若開棺驗屍無故,我承擔其責!”馬氏見黎大人态度堅決,不敢再說二話,答應開棺驗屍。

第三天,黎縣令帶着衙役仵作來到墓地,衙役們打開棺材後,發現屍體已經開始腐爛。仵作當場檢驗了屍體,結果并未發現異常。馬氏聽說仵作沒有驗屍異常,當即哭嚎喊叫滿地打滾,埋怨黎縣令開棺驗屍,其夫的屍體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丈夫死了還被如此羞辱。

傳奇故事:《神探黎世序》

馬氏撲在棺材邊哭喊,雙手拍打着棺材闆。馬氏一邊哭還一邊煽動親屬,親屬們情緒激憤上前圍堵黎縣令的轎子,不準他離開現場。黎縣令見圍堵之人越來越多,掀開轎簾對衆人說道:“本縣身為朝廷命官,遇到疑問之案自然要查。這是本縣的權限,勘驗有誤本縣自會申請懲處,但若有人敢私自攔轎,則視同謀逆!”衆人被黎縣令這一吓,都紛紛讓開了路。

黎縣令回到縣衙後,深知此案并不簡單,于是釋出懸賞令征集線索,希望重賞之下能找到破案的關鍵證據。馬氏自從墳山圍堵黎縣令失敗後,心存報複之心。不甘心的馬氏跑去提刑按察使司控告,直言黎縣令沽名釣譽,為學包公斷案私自開棺,導緻其夫屍體曝露在陽光之下,使其屍體受辱。再說黎縣令有約在先,若檢驗屍體無異,黎縣令自擔其責,如今卻毀約不認賬,是以她才來按察使司控告。

按察使大人接了馬氏的訴狀,又詢問了馬氏随行的親屬,證明确有其事。按察使大人及省府的官吏們看了馬氏的訴狀,都說黎縣令簡直糊塗乃至瘋癫。按察使大人即将黎縣令傳喚到省府大堂,說他此事辦得糊塗,并按律要上奏朝廷彈劾他。黎縣令忙說:“無故開棺,應當究辦,但請寬賜時日,以一月為限。卑職若在限期内查訪不到結果,甘願認罪。”按察使大人見黎縣令如此執着,便答應給他一個月的時間。

黎縣令獲得寬限時日後,裝扮成算命的相士,在星子縣全境暗訪,卻沒有找到線索。黎縣令一直沒有找到破案線索,不免心情郁悶難解。

傳奇故事:《神探黎世序》

一天傍晚,黎縣令來到一個偏僻處,恰逢天降大雨,便跑到一個村子裡,在一戶人家的柴房門口避雨。此時有一位老婦人走了出來,準備将柴房門關上。老婦人見到黎縣令,就問他是什麼人,為何在此避雨。黎縣令說他是個算命先生,今日出門來幫人算卦。黎縣令見大雨不停,便哀求老婦人:“此刻日暮天雨,歸處又遠,可否友善一下,投宿一夜?”

好心的老婦人見黎縣令可憐,便答應他借宿一晚。老婦人說,她年事已高無需避嫌。家裡有三間屋子,就請客人住在東邊的一間偏屋子裡吧。黎縣令進門後,老婦人忙着把煮好的飯菜端上來給黎縣令食用。黎縣令吃着熱騰騰的飯菜,問起了老婦人家的情況。

老婦人說她寡居多年,膝下有一子卻不走正路,整日遊蕩在外不歸。老婦人一邊說着,一邊歎息,話說到傷心處不由得流下幾滴眼淚來。就在老婦人與黎縣令說話時,一個精瘦的男子拎着一壺酒一隻燒雞推開了柴門,此人半醉不醉地進來對老婦人說道:“今天運氣實在好,赢了個滿堂彩,阿娘今日可以美餐一頓了。”

原來進門的男子就是老婦人的兒子,姓洪名喬三。老婦人将洪喬三堵在門口,瞪了他一眼說道:“休要聒噪,屋内有客人借宿,莫要驚擾了他。”洪喬三聽了母親的話,小心翼翼地來到屋裡,見了黎縣令後行了一個禮,在得知黎縣令是避雨進入他家後,洪喬三心中十分歡喜。他說自古貴人都是雨天入家門,今日家中來了客人避雨,必然是财星臨門了。

洪喬三把酒和燒雞招待黎縣令,他先給自己倒了一大碗,舉起碗一飲而盡。黎縣令不欲傷其冀望就點頭應允了。第二天大雨依舊,黎縣令出門不得,隻好繼續留在洪家。洪喬三又大赢而回,中午買了好酒菜招待黎縣令。洪喬三連續赢了錢,更加堅信黎縣令是财星臨門。他與黎縣令對飲,酒過三巡後,洪喬三拉着黎縣令的手說道:“有緣千裡來相會,你我兄弟有緣,不如結拜為兄弟如何?”

傳奇故事:《神探黎世序》

老婦人見兒子失禮,忙勸住兒子不要這樣。黎縣令卻覺得洪喬三雖然不走正道,但此人頗為孝順,而且是個直爽之人。身為本地父母官,有責任引導失足青年走上正道。黎縣令便答應了洪喬三。黎縣令對洪喬三說:“我見兄弟義氣不凡,為何甘願走邪路呢?何況你有老母在堂,該務個正業娶妻成家才是,不該自暴自棄到這樣的地步啊!”

洪喬三聽罷,此時酒意正濃,他回答黎縣令:“某雖賦閑,但除了奉養老母親外,一身别無牽挂,有一天錢就逍遙一天。家貧隻好苟且偷生,能養活自己和老母親就已經不錯了,哪有錢财娶妻呢?更何況青竹蛇入腹,最毒婦人心。山腳底村的楊武娶妻了又如何?他雖然頗有家财,還娶了個漂亮的老婆卻不得善終,他剛死别人就進了他的家了。”

黎縣令心中一驚,随即故作平淡的口氣問道:“縣令不是已經檢驗了屍體不是兇殺嗎?你如何肯定楊武是不得善終的?你大概是喝醉了信口胡扯,小心說錯了話被人抓了把柄。”洪喬三是個直爽之人,他見義兄不肯相信,拍着胸脯說道:“此事除了我,就算是諸葛亮在世也無法弄清楚楊武是如何死亡的。”

黎縣令忙問事情經過是怎樣的?洪喬三卻說這是别人家的是非,說了也沒有什麼益處,還是喝酒吃菜安逸。黎縣令知道洪喬三是知情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又敬了洪喬三幾碗酒,請洪喬三把此事說給他聽,他保證不會對别人說起。洪喬三見黎縣令非要了解這件事,就讓他發誓不準對外說出去。黎縣令發誓完畢,洪喬三這才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洪喬三說,他原先是個梁上君子。一天夜裡,他翻牆進入了楊武家中,偷偷來到楊武家卧房外向窗縫裡窺探動靜。透過窗戶,他看見一個精壯的男子正一腳狠狠地踩在俯卧在床上的楊武的背心,并掐住他的後頸。楊武的媳婦馬氏從瓷盆裡抓起一條小蛇,她将蛇頭塞入楊武的肛門裡,随後婦人用剪刀剪掉了小蛇的蛇尾。

那小蛇大概是痛極了,就順着肛門鑽進了楊武的肚子裡。楊武慘叫了兩聲,當場死在了床上。楊武被殺後,馬氏和那男子一起把蛇尾、剪刀放進瓷盆裡埋在牆角。随後二人飲酒作樂,第二天就傳出了楊武暴斃的消息。洪喬三目睹此情此景,吓得不敢再偷就回了家。此事極為嚴密且手段狠辣,縣官雖然公正清廉,但無法檢驗出如此殺人手法,自然也就沒辦法破案了。

黎縣令聽罷,瞬間恍然大悟。如此怪異的殺人手法,的确狠辣且罕見。蛇是冷血動物,受驚後鑽進體内必然受不了人的體熱,便會在體内四處竄動。蛇在體内竄動時擾亂了身體,在蛇無法鑽出時便會驚慌亂咬,受害者體内中毒而亡也就順理成章了。由于中毒位置極為隐蔽,是以仵作也無法查出。黎縣令再三問洪喬三目睹此事是否屬實,洪喬三指天發誓說此事千真萬确。

傳奇故事:《神探黎世序》

黎縣令心中大喜,他故作驚訝地與洪喬三扯了一些閑話,二人喝到半夜才沉沉睡去。第二天一大早,黎縣令便起身告辭了,洪喬三請他在家中多住幾日,也好讓他多赢點錢。黎縣令黑下臉來,嚴肅地對洪喬三說道:“昨日吾觀兄弟面相,料定你三日之内必有大禍臨身。三日之内千萬不要出門,躲過這三日你必定交上好運,下半生吃穿不愁。為兄之言你要切記,不然我就不認你這個兄弟了!”

洪喬三把黎縣令視為财神爺,他還想指望着他能回來給他帶好運,讓他再赢上幾次錢呢。是以洪喬三連忙說他一定照辦,這三天都呆在家裡不出門。

黎縣令離開洪家後,到驿站換了馬匹趕往省城面見巡撫和按察使大人,黎縣令說他已查到此案真相,懇請兩位大人允許他重審此案。此時約期一個月正好還差一天,兩位大人便答應讓他重審此案。

黎縣令得到準許,帶着巡撫令箭傳回縣衙,讓衙役去傳喚洪喬三到堂審問,同時又拘捕馬氏前來對質。且說洪喬三自從黎縣令走後,在家靜心等待“渡劫”。第一天平安無事,第二天家裡卻來了兩個衙役,衙役們不由分說将洪喬三拉上馬,揮鞭打馬直奔縣衙大堂而來。

洪喬三戰戰兢兢地來到縣衙大堂跪下,以為自己當盜賊的事情被人告發了,忙跪在地上大呼饒命。黎縣令讓他擡起頭來說話,洪喬三聽得縣令的聲音熟悉,擡頭一看正是義兄,頓時心中驚訝不已。黎縣令走下來,和顔悅色地對他說:“楊武是如何死的,你仔細說來,我保你無礙。”

洪喬三聽罷,當即把那晚所說的話一一說出,沒有半點遺漏。文書早已把洪喬三的話記下,黎縣令又提審了馬氏,馬氏雖吓得臉色發白,卻依舊言辭犀利态度潑辣,洪喬三說出實情,馬氏依舊不肯招認。黎縣令隻好押着馬氏,帶上衙役仵作再去驗屍。

第二次驗屍時,仵作解剖了屍體,從楊武的肛門中找出了那條蛇。那是一條有毒的小青蛇,小青蛇雖也開始腐爛,但蛇皮卻不易腐爛,依舊清晰可辨。馬氏見到青蛇,頓時吓得癱軟在地。黎縣令又帶着衙役檢查了楊武的卧房,從牆角下挖下去後找到了瓷盆,裡面有半截幹枯的蛇尾和一把帶血的剪刀。人證物證俱在,馬氏無話可說,隻得承認了罪行。

原來馬氏還未嫁給楊武時,就與表兄張臯厮混在一起了。馬氏嫁給楊武後,不到一年楊武就患了痨病。楊武虛弱無力,不能滿其欲,馬氏便又和表兄張臯勾搭起來,馬氏時常借口回娘家,實則是與張臯相會。楊武雖病,卻察覺了馬氏與表兄的龌龊關系,故而躺在床上大罵。馬氏擔心楊武的親屬來探望他時将醜事說出,于是便和張臯密謀先下手為強,謀殺了楊武。

張臯是個捕蛇高手,深谙毒蛇習性。二人見楊武患病,便趁着他不能起床用此毒計将他殺死。二人的計劃是,謀殺楊武後馬氏設法懷上張臯的孩子,謊稱是楊武的遺腹子,以此為憑占住楊武家業。馬氏暗中勾連張臯,名正言順地奪走楊家的一切。這一招果然狠毒,楊武的小命就這樣被害了。馬氏認罪,黎縣令又拘捕了張臯前來對質,又在張臯家中找到了豢養的小青蛇數條。張臯見馬氏已經招供,隻好也承認了罪行。

傳奇故事:《神探黎世序》

案子真相大白,黎縣令按律将二人判為斬首,案子上報刑部後很快核準下來,秋後二人雙雙開刀問斬。楊家的産業交給楊氏族人打理,楊家人感念黎縣令破了此案,為楊武伸冤報仇,特将楊武家産一半赈濟災民。案子判決後,黎縣令兌現當初的承諾,給了洪喬三二十兩賞銀,讓他改邪歸正,從此不再做梁上君子。黎世序被後人所知,其主要功績在于治水。他後來當了河道總督,為治理黃河、淮河水患立下大功。他的這段斷案奇遇,也被後人津津樂道。

古人雲: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馬氏和張臯的殺人手法奇特狠毒,他們以為這樣就能瞞天過海了。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楊武生前對鄰居的兩個童子很好,兩個童子對他心懷感恩,清明節那天兩個童子去祭拜他,不巧被路過的黎縣令撞見。黎縣令順藤摸瓜查下來,最終破解了此案。

黎世序故裡

正所謂:青蛇入肛門,最毒婦人心。行文至此,明喧有詩贊曰:

羊角風吹訴冤情,小童引路黎縣令。

青蛇入臀害性命,最毒還是婦人心。

清官義盜結金蘭,破案斬首馴蛇人。

勸誡世間良善輩,做事不要昧良心。

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