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
在狹小的試聽室裡,兩個人播着一張不需要存在的唱片。她在左,他在右。
二人剛認識幾個小時,在這個逼仄空間第一次不經意對視後,她慌忙把目光收了回去,他則望向唱片機微笑。害羞抵不過好奇,她又将目光投向對方,不巧對方的迎面而來。他面向兩人之間的空隙,望向唱片,不知想到了什麼,嘴角上揚,臉部開始發紅。此時賽琳娜(celina)的目光勇敢了些,傑西(jesse)的卻開始躲閃,賽琳娜将目光挪到屋頂。
兩人不約而同地咧開嘴笑。
之後傑西去看賽琳娜。她的眼眸透過發隙從天棚滴溜溜地轉向左邊的自己,傑西像做了壞事被發現的小孩一樣把臉轉向牆壁,不自然地調整身姿。賽琳娜想了想又笑了,他察覺到了什麼似的轉過來前傾,向進入她的視線試探,未果,隻能把上下左右看了個遍,卻不知道她正在看他。
這是《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這是18年中的第一天。
世間的愛有很多種。有《茶花女》中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追悔莫及,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式的欺騙自我,有《第一爐香》的委曲求全,有《青蛇》的禮法不容,更有無數純粹被欲望逼得聲嘶力竭,是以我們看到在正好的時間地點遇到正當合适的人的渺茫。《愛在黎明破曉前》作為一部全部由對白支撐起來的對話,雖然以做愛的方式進入高潮,但如果就此将其随便貼上一個“豔遇電影”的标簽,那真是莫大的羞辱。
01
part one
在将文章開篇的鏡頭轉化成文字時,反反複複将一分鐘的戲份邊記邊看了20分鐘。最開始和所有人一樣,我注意的隻是兩個主演眼神的迷藏遊戲。但是如果把自己帶入賽琳娜,把傑西換成一個恰當的對象,就會發現一些比細節更細節的東西——每人都有一次試探。
賽琳娜的試探是在感受到傑西的目光之後,而傑西是在賽琳娜輕聲失笑之後。如果把這一分鐘的戲份平均分成兩份的話,前半分鐘無疑是賽琳娜的主場,後半場傑西用傾身的動作做出更努力的嘗試。《陸犯焉識》中,嚴歌苓用第一人稱寫道:“我祖父熱戀我祖母比我祖母熱戀我祖父遲了許多年。”面對同一種情愫,不管雙方接收信号的速度差了多少,那種情感總歸叫愛情。
這部話唠電影唯一安靜的場景扮演着小小加工間的角色。如果說在進入這個空間之前,連接配接二人的是巧合和投機,那麼在這個空間裡二人的關系才迅速升溫,開啟了成為戀人的可能。
這種可能性來自相知。
影片取景于維也納,從剛下火車的大橋上,到臨别前的廣場中,不算街道,一共走過了14個不同的場景。傑西的扮演者伊桑·霍克曾說,朱莉(女主扮演者)為了讓整部全是對白的電影沒那麼無聊,在對白以外的地方花了很多心思。
而這正賦予了很多場景特殊的意義。比如說,走進那家音像店,互換的其實是音樂的品味;算命老婆婆對手掌的解讀,有對人生的思考;教堂是談論宗教的場合;彈珠遊戲可以快樂地揭傷疤……文學、音樂、藝術、宗教,那些身邊人接不住的招數終于可以聊個酣暢淋漓。
02
中學的課餘生活老師總是愛搞知識競賽,都是一些冷知識,以小組為機關。題目都很有趣,比如丢出一個許多成年人都從未聽過的國家問你在哪。我能答上很多,我們小組也總是前幾。但是慢慢地,另一個組追上了,因為有一個男生比我答上的多一些。可能因為題目類型的原因,我其實心裡并不服氣,但當時全班能答到這麼多題的隻有我們兩個。
不知道他從哪弄到我的号碼,我們開始短信聊天,後來才知道他喜歡我。聊天的話題都很雜,但總離不開一種模糊的輪廓。比如對别的同學來說隻是一個玩遊戲或被作業壓的苦不堪言的日子裡,他會特别地問我是不是也在看3·15晚會;比如他問我知不知道“鴛鴦”最早指兄弟,我反問他知不知道“度日如年”其實是講快樂得每天都像過年;比如有段時間很迷唐詩宋詞,他買了一本《人間詞話》當作生日禮物;比如中考的兩天前,他讓我聽一聽莫紮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提高智商”。
而那也是接下來四年中最後一次聊天。
後來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績去北京讀高中,在忙碌的高中生活裡,我們斷了聯系。不知是不是影響力我的潛意識,我選擇了北京的大學。大一曾經有幾次零散的聊天,但都因尴尬而不了了之,加上第一次離家過集體生活還處在調整的狀态,一直也沒去嘗試恢複聯系。直到上學期我們都參加國慶遊行,我陪同學去他的學校玩,發了個朋友圈,他看到之後來私聊我,又有了共同話題才斷斷續續聊起來。
國慶排練通常在淩晨,參加群衆遊行的我們也過上了和周圍同學不大同軌的時間。記得十月一日正式閱兵需要零點集合,室友為了照顧我們休息晚上沒開燈,房間裡一片寂靜。我因為一種異常的興奮難以入睡,拿起手機和他聊天。離集合還有兩個小時也就是10點的時候,我感覺必須睡一會就和他說了晚安。
他說:“最後能再問一個問題嗎?”
“嗯。”
“你覺得我們之間還有可能嗎?”
“如果真的有神,不會存在于所有人當中,不在你我心中,而存在于你我之間。如果這世間真的有魔力,肯定是兩心相知。”
在周圍人總是少有足迹的領域裡,我們總能看見對方。
03
6年的時間沒能消磨這份情感,正如賽琳娜和傑西的情愫經曆了9年又9年。豆瓣網友“石牆”評論:“結婚快10年互相之間還有這麼多話可講,還有性生活,這不是真愛是什麼?”有兩千多的點贊。
我在口語課的presentation即以第一部為題,很多同學立馬表示看過、喜歡。記得老師笑着對我說:“我以一個媽媽的角度告訴你們,知道為什麼它這麼受歡迎嗎?因為現實中不會存在。”
似乎為了反駁老師的話,後兩部《愛在日落黃昏時》(before sunrise)和《愛在午夜降臨前》(before midnight)中賽琳娜和傑西的感情越來越回歸一種簡單的東西。文藝和花前月下不再是全部,他們的談話加入了工作和柴米油鹽,終篇《愛在午夜降臨前》就是選擇吵架來收束結尾。
他們變成了18年前列車上最開始的那對夫妻嗎?
開始是無非是一個一夜情,但當愛變成一種習慣,雖然會有不完美,卻永遠真實存在,而且“恰恰在我們相隔的方寸之間”。
本文為讀者投稿。
如果你對社會熱點話題有敏銳的感覺力與豐富的寫作經驗,歡迎自薦為《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号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藝術時尚、影評娛評、美食體育、旅遊地理等任一領域有所專攻,歡迎随時給《三聯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撰稿人申請與原創投稿皆發至:[email protected],此郵箱長期開放。投稿需從未在任何公開平台發表過(包括個人微信公衆号)。
一經投稿,即預設由《三聯生活周刊》編輯修改及發送。20天内未收到回複可另投他處。
來稿請寫明聯系方式,标題注明“自薦撰稿人”或“投稿+稿件領域”。
稿件字數2000~3000字為佳。
一經采用,我們将提供有競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三聯青少刊》衆籌開始啦!
點選下圖檢視衆籌詳情
b站解讀☞up主:三聯編輯部⊙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轉載請聯系背景。
「尋找一間好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