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是華夏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曾經有14個朝代在此建都,曆史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曆史之外陝西的美食也是享譽全國,比如羊肉泡,臊子面,擀面皮等等。

當然除了小吃之外,陝西的菜肴也是别具風格,雖沒有八大菜系那麼有名,但是陝菜卻是最古老的菜系之一。它的發展對于其他菜系或多或少都有影響。曆經滄桑歲月,在陝西人的年夜飯或者酒席上總有那麼幾道菜,是大家最為喜歡的,也算是壓軸硬菜。
陝西八大碗是八種蒸碗,最早起源于農村宴席,随着人們對蒸碗的喜愛,漸漸地逢年過節也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做的招牌菜。在八大碗中,葷菜就占了7個,僅有一道素菜,而且還不是蔬菜,下面我們就看看這8道菜到底是什麼?
一、小酥肉
小酥肉是一道很常見的家常菜,主要常見與陝西、河南、雲南、四川、山東等地,小酥肉吃起來外酥裡嫩,濃郁的五香味道,讓人欲罷不能,關鍵還不油膩。但是小酥肉想要做好,還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小酥肉在選肉的時候很重要,盡量選擇肥瘦相間的前腿肉,這裡的肉比較細嫩,而且油脂少,吃起來不膩口,很多人喜歡瘦肉,但是瘦肉的口感比較發幹發柴,口感不好。
二、黃焖雞
黃焖雞的特點是酥香可口,味鮮汁濃,色澤黃亮。黃焖雞的做法大部分地區都是紅燒,但是通過蒸制的黃焖雞,有着不一樣的口感,入口就能化掉,特别的嫩。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用澱粉腌制,然後通過蒸制,再把澱粉蒸出來。
三、帶把肘子
肘子可是老陝人的最愛,直到現在,無論什麼宴席上,這道菜都是必上的,也是一道名副其實的壓軸大菜,在陝菜中,帶把肘子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名菜。相比較其他肘子,它的色澤更加紅亮油潤,肉質肥而不膩,而且軟、酥、爛、更容易夾起來,即便牙口不好的老人,也能輕松嚼動。
四、條子肉
條子肉是男女老少都喜歡的一道美味,即使很多人平時不愛吃肉,但是看見條子肉後,就莫名地想夾一塊,尤其是夾上熱騰騰的荷葉餅,那種滋味真的太滿足了。條子肉看起來比較肥,但吃起來卻一點兒也不油膩,含在嘴裡用舌頭輕輕一壓,肉便融化在嘴裡,香味立刻充斥在口腔裡,回味無窮。
五、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是一道傳統名菜,由四個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組成,寓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常用于喜宴、壽宴等宴席中的壓軸菜,以取其吉祥之意。四喜丸子要好吃,肉要選擇七分瘦,三分肥,肉餡要手動剁,細刀粗斬,大小如米粒,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讓肉之間保留縫隙,這樣才能包裹住肉汁,吃起來不幹柴。
六、粉蒸肉
粉蒸肉屬于多種菜系,最早在《随園食單》中是一道江西菜,粉蒸肉的特點是肥瘦相間,糯而清香,米粉油潤,香而不膩。根據烹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做法比較多變。
七、梅菜扣肉
其實梅菜扣肉和條子肉基本上做法一緻,條子肉通常會在下面墊一些幹豇豆,而梅菜扣肉則是墊上幹梅菜。由于梅菜扣肉是一道客家菜,是以口感上會略帶一絲甜味,而條子肉則突出的五香味道。
八、甜米飯
甜米飯又可以叫八寶飯,糯米飯,陝西人制作甜米飯,通常是選用江米制作,它是糯米的一種,外形是長條形,将糯米浸泡吸足水分,然後加入豬油混合,加入青紅絲,葡萄幹,紅棗,果脯之類上鍋蒸治,出鍋後淋上少許澱粉水。顔色看起來光亮油潤,入口軟糯香甜。
陝菜曆史悠久,博采各地肴馔之精華,涉及面非常廣,宮廷菜,地方菜,官府菜,寺觀菜等等,正是由于這樣,陝菜卻不能獨樹一幟,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是以就久而久之,陝菜也漸漸被人忽略。
八大碗算是陝菜裡面最具代表性的,其實不光陝西有八大碗,全國各地都有八大碗,不知道您的家鄉有八大碗嗎?它們分别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陝西人年夜飯的壓軸硬菜,8葷1素盡顯美味,不愧是博采各地精華,用最簡單的 食材做出最美的佳肴,為家人做一頓愛的美食,我是媽咪早早,每天都會給您帶來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歡我的話就點個贊,轉發關注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