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 Android 使用者行為和應用分析

北大、伊利諾伊香槟分校、普渡和豌豆莢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上周在acm imc 2015會議上發表了一篇論文《characterizing smartphone usage patterns from millions of android users》 (pdf),根據android第三方應用商店豌豆莢的資料分析了使用者應用管理行為和應用網絡活動。論文稱,豌豆莢到2015年有2.5億使用者,商店裡的 所有應用都是免費的,但部分應用含有應用内購買。研究人員使用的資料是在2013年8月4日到9月2日之間收集的,資料集規模1.2tb,涉及到26萬應 用和811萬裝置,為保護使用者隐私,由豌豆莢雇員匿名化了使用者身份。研究人員觀察到:少數應用占到絕大部分的下載下傳量,80%的應用隻在不到10台裝置上安裝、更新和解除安裝;有一款應用隻在4台裝置上使用過,但卻有973次下載下傳,其中一台是開發者的測試裝置,開發者可能為了提高排名而故意多次下載下傳;有許多應用啟動過一次後,使用者就沒有再使用,但也沒有解除安裝,是以沒有産生網絡流量;使用者下載下傳應用的時間從上午6點開始增加,到11點達到第一個峰值,之後有伏有 起,32%下載下傳更新活動發生在下午7點到11點之間,峰值是晚上9點,午夜的下載下傳更新占了7%,暗示很多人在午夜還沒有睡覺還很活躍;使用者安裝了360安 全後通常還會安裝360應用商店,安裝了微信後通常還會安裝qq,這種協同安裝模式的一個可能原因是應用内捆綁安裝;40%的被抛棄應用隻生存不到一天就 被解除安裝了,93%的被抛棄應用隻生存不到一周;超過60%的流量是通過wifi,一些應用在啟動之後會在背景消耗網絡流量,而其功能與網絡根本沒有關系, 比如鬧鐘應用at.samsung.powersleep每天消耗了13mb的移動流量和156mb的wifi流量,手電筒應用 com.chenlei.flashlightfree每天消耗7mb的移動流量和5mb的wifi流量,可能的解釋是應用内捆綁的廣告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