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作者:孔甲丙

1922年的2月,在恽代英的介紹下,共産黨迎來了一位重要人物,他便是林育英。

後來,抗日戰争爆發了,中國工農紅軍也在這一時期改名為八路軍,旗下共設定了3個師,分别是115師、120師和129師。

可是,在1942年的時候,林育英身上的疾病越來越嚴重,他也自己感覺到日子不久了,在病床上,他用十分微弱的語氣告訴警衛員:“如果自己不行了,就請組織将我埋到桃花嶺上,這樣我就能天天望着黨中央了!”

第二天清晨,他在延安合上了眼睛,中央為了送他最後一程,專門成立了一個林育英治喪委員會。在3月9日的時候,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這也是毛主席的一生中唯一一次為人擡棺,并且對朱德說:“他的去世,是我們黨的一大損失。”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林育英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林育英最初的選擇和不少有志青年一樣,辦工廠、辦學校、參加和上司勞工運動,并且成為了中共的元老級人物。

曾經,有人問毛主席:“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毛主席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是在1935年和紅軍四方面軍會師以後,和張國焘出現問題的時候。”

那一年,為了傳達好共産國際的“七大”精神,林育英受共産國際的委托到達陝北地區,之是以選擇林育英,是因為他當時在黨内的威望非常高,最開始的紅軍上司,不少都是他的老朋友,當時的共産國際又可以說是絕對的權威機構。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是以各國隻要有共産黨,都會很大程度上服從共産國際的訓示,正是以這樣的名義,林育英收獲了不少愛戴。

當紅一方面軍跋山涉水到達了四川懋功,張國焘早已恭候多時了。而當衆人以為是戰友相見,互相擁抱的美好情境之時,張國焘給了中央上司們一個重錘——他的野心和欲望在不斷的膨脹中終于變得欲壑難填,最後,他試圖分裂我黨内部,并且給我黨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在1935年的11月,第四方面軍在張國焘的上司下,大規模的決戰幾乎全部失利,陷入了極其困難的境地。而中央紅軍曆盡千辛萬苦才到達陝西,最終在吳起鎮和十五軍團會師,兩邊加起來才一萬多人,整個紅軍,瞬時陷入了最為艱難的境地。

這個時候,一個關鍵的人物站了出來,他就是林育英。

張國焘率部南下的做法與共産國際的統一戰線背道而馳,以共産主義為名批評張國焘,隻有林育英能夠做到。而且,張國焘和林育英曾經共同從事過職工運動,算是患難兄弟,是以,林育英主動請纓,給張國焘發去了多封電報,希望他懸崖勒馬。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張國焘

在林育英的勸說下,他漸漸明白了共産國際的真實态度,是以也非常無奈地明白自己的野心難以實作。

後來,在林育英的調解下,張國焘終于回了電報,表示“願意接受共産國際上司”,這也足以說明,林育英在某種程度上讓紅軍在最危急的時刻避免了更大的損失,這種能力,在當時或許隻有他才有。

在這件事中,林育英也向所有共産黨人傳達了一個重要的思維,那就是“重新采取統一戰線的政策,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在新政策時期,林育英覺得要調整新根據地對于各方的态度,逐漸開始争取楊虎城等人的支援,甚至還準備做起張學良将軍的工作。這個張學良大家都不陌生,他老爹就是将李大钊殘忍殺害的兇手。

為了未來,隻好選擇短暫的忘記過去,如果在那種情況下依舊保持那種片面的“純潔性”,轟動世界的西安事變或許就不會發生,也正是說,從這個意義上,林育英的相關訓示可以說改寫了我黨的曆史。

抗日戰争爆發以後,林育英擔任了129師政委這一重要職務,配合劉伯承師長的工作,可是在1938年之後,因為持續的傷痛,林育英不得已而辭職養病,讓政治部的副主任接替了自己的工作。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劉伯承

1938年的9月開始,黨中央在延安召開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那時的林育英,已經對革命有了非常突出的貢獻,是以在參加合影的時候,毛主席專門拉住了林育英的手,并親切的對他說:“來,我們站在一起。”

在生病以後,林育英不得不将很多時間抽出來治療疾病,沒有辦法擔任政委這一重任。可他依舊在不斷思考着紅軍未來到底該走向怎樣的路。

在1940年的時候,紅軍的主要上司人參加了一場國際勞動節大會,在會議剛開始的時候,林育英還能像往常一樣,保持振奮的精神發表着講話,可是說着說着,突然出現了腦出血,在警衛員的護送下趕往醫院搶救。

好在搶救及時,林育英撿回了一條命,可是這卻讓他沒有辦法站起來。住院期間,毛主席來到他的病床前,可林育英總是讓他早點離開,革命還有那麼多的事情沒有完成,沒有必要總是挂念着他。毛主席隻好安慰他:“身體要緊,養好了病,咱們接着幹!”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可是,就在林育英養病的時候,一架日寇的飛機盤旋在中央機關窯洞的上空,并且丢下了一枚炸彈,這顆炸彈正好炸在林育英的窯洞前,巨大的顫動讓林育英的大腦和心髒受到了猛烈的刺激,随後,他的病情急劇惡化,身上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腫。

毛主席立刻訓示中央醫院,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搶救。在名醫悉心照料下,林育英有了些許好轉。可在1942年的2月下旬,林育英的病情持續惡化,于是将自己的秘書和妻子等人叫到了一旁,對他們說:

“我革命20年了,可是沒有看到最後的勝利,深以為憾,希望組織上能夠把我葬在楊家嶺對面的桃花嶺上,這樣我就能天天望着黨中央和毛主席。”

到了3月6日淩晨,林育英在延安中央醫院病逝。當天下午,中央的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育英同志去世的消息,大家都非常難受。在育英同志的遺體被轉入中央大禮堂以後,毛主席、朱老總、陳雲、葉帥等人都輪流為他守靈。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3月9日,中央還是決定,要為林育英舉行一場公祭儀式,在延安黨校門前上的廣場上,公祭儀式如約舉行,儀式結束了,

那天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沉痛,《新華日報》發表了社論文章,高度肯定了林育英同志一生的貢獻,這也是毛主席此生唯一一次為他人擡棺。如果林育英還在,那麼毫不誇張地說,整個紅軍的曆史都有可能被改寫。

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劉鄧大軍”,其實最開始是“劉張大軍”,這個張所指的就是張浩,也就是林育英的另外一個名字,因為當時他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毛病,中央幾經權衡,最終讓鄧小平去接任了這個重要位置。

不少人都說:“若育英還在,建國後最起碼要挂帥。”這種說法其實很有道理,縱觀林育英整個革命生涯,一共分為三個時期。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第一個時期是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那會軍閥吳佩孚授意湖北督軍蕭耀南殘酷鎮壓勞工運動,沒過多久林育英就被安排前往上海上司了聲勢浩大的勞工運動。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在上海的勞工運動也推進得非常困難,林育英本人也被軍警用利刃刺傷,還被槍托狠狠地砸了幾下,這次的受傷,也直接為他後來的健康問題埋下了隐患。

在上海的勞工運動失敗以後,林育英喬裝為一名僧侶,折傳回了上海,反動派怎麼都沒想到,這被通緝的“頭号嫌犯”竟然敢再次回到上海,他後來的工作,一直都是頂着巨大的風險進行的,頗有些刀尖上跳舞的感覺。

後來林育英奉命前往東北地區,他的工作能力群組織能力都非常強,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滿周身中共臨時省委給建立了起來,是以當時中央便直接任命他為省委書記。

可在那個時期,因為叛徒告密,日軍逮捕了林育英,在獄中的他再次受到嚴刑拷打,直到1932年被救出,此時他的身體情況已經非常讓人擔憂了。

林育英:此人死後,毛主席、朱德、楊尚昆為他擡棺短暫的一生功勳無數,曾挽救黨于生死之間病重期間依舊心系革命,死後毛主席親自擡棺

第二個時期,就是前面講到的那個多事之秋,由于共産國際的北京,他鼎力支援毛主席,對于重新凝聚人心和統一抗日戰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林育英找到了組織,這對于整個共産黨來說,都是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大事。

第三個時期,就是“劉張大軍”時期,二人通力合作,為後來“劉鄧大軍”打下了基礎,可也就是這個時期,林育英徹底病倒了,連年的繁忙工作和過度的勞累,導緻他的身體再也跟不上了。

在他走後,毛主席親自寫下了挽聯:“忠心為國,雖死猶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