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日報記者 胡梅 通訊員 張雪珊
10月28日,雙清區委書記曾秦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五年,雙清區将緊扣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全面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邵陽,力争在‘十四五’期間将雙清區打造成湘中湘西南承接産業轉移先行區、商貿物流集聚區和金融文旅中心。”
在承接産業轉移中争做先導區。堅持用好湘南湘西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這塊招牌,依托現有産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等優勢,大力引進優質企業。在做大做強先進裝備制造業上做先導,以上市公司維克液壓以及骨幹企業伊頓貝克液壓、達力電源、一城零部件等為龍頭發展工程機械裝備制造、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輸變電成套裝備制造,以三一專汽、邵陽紡機、富士電梯等骨幹企業為基礎建設數控機械智能産業園,并以上述龍頭骨幹企業為産業鍊“鍊長”,大力建鍊補鍊延鍊強鍊,積極承接“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配套産業轉移,形成先進裝備制造産業叢集。在打造新型顯示功能材料産業上做先導,以彩虹特種玻璃等項目為龍頭,着力打造全産業鍊的“中國(邵陽)特種玻璃谷”,承接新型顯示材料上下遊産業,大力發展新型顯示材料産業叢集。同時在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産業基地上和引導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上做先導,全面提升經濟發展“加速度”。
在改革開放創新中勇當排頭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站在排頭,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作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構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在提升開放水準中站在排頭,依托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強與粵港澳、東盟、非洲等地的深度合作,推動雙清企業出海、産品出海。并持續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行動。在推動創新發展中站在排頭,以建立省級創新型縣市區為總攬,推動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業聚集。
在經濟文化發展中打造橋頭堡。一是在繁榮商貿物流中勇立橋頭。雙清集中了市區70%以上的商業貿易,友阿二期、千禧天地、銅鑼灣廣場等城市綜合體正在建設當中。在全市最大的鐵路物流基地——邵陽東貨場、農産品物流中心等基礎上,加快推進國家級綜合物流園區、湘西南農産品物流中心、華湘商貿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項目建設。二是在加快金融發展中勇立橋頭。鼓勵發展普惠金融,支援沿海發達地區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來雙清設立分支機構,探索組建區域性商業銀行。充分利用寶城公司、國有擔保公司等載體幫助企業化解融資難題,加快建設邵陽金融城,推進金融産品和金融服務創新。三是在發展文旅經濟中勇立橋頭。以全國最大的紫薇主題公園雙龍紫薇園和道教勝地玉清宮為依托打造佘湖山——紫薇公園生态人文旅遊線路,以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姚喆故居等為依托打造省級重點黨性教育基地,利用資江、邵水濱水優勢打造城市風情文化旅遊集聚帶和沿江休閑旅遊消費經濟帶。同時,打造市區最大的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肉食水産供應基地和休閑農業示範區。
不惰者衆善之師!目标任務的實作,是靠奮鬥幹出來的。雙清區具體怎麼幹?曾秦偉表示,将突出重點任務,抓住關鍵環節,堅持精準施策,創新工作舉措,重點抓好“堅持産業強區、堅持擴大消費、堅持城市提質、堅持鄉村振興、堅持綠色發展、堅持民生至上、堅持安全發展”等七個堅持,努力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藍圖已經繪就,奮鬥正當其時。曾秦偉滿懷信心,語氣堅定地表示:“雙清區各級各部門将深刻領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把學習宣傳貫徹黨代會精神作為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大政治任務,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政治擔當,把黨代會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努力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邵陽,貢獻雙清力量,彰顯雙清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