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給大家安利這樣一部超級辣眼睛的r級喜劇。
不僅台詞毫無下限,畫面更是污到不可描述——《定制伴郎》

說起關于結婚鬧劇的電影,仔細想想還真不少。
前有《宿醉》,後有《伴娘》。
在大團圓結局的對比之下,今天這片兒就顯得尤為特别了。
它不僅無節操,套路深,反轉多,好看的美女小姐姐也是一個比一個養眼。
比如,《生活大爆炸》裡的佩妮,凱莉·庫柯,飾演胸大無腦的白富美;
總演女配角的好萊塢女神奧莉薇·瑟爾比,在這片兒裡知性又冷豔。
還有以性感著稱的澳洲超模妮基·韋蘭,她一出場整個人就自帶光環。
相比之下,男主的顔值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道格,是一個又肥又宅的富二代。
因為小時候父親經常帶着全家人搬家,他一直沒有什麼機會交到要好的朋友。
漸漸地,他索性不再試圖結交朋友,反正沒過幾天就要搬家,還不如自己跟自己玩。
越來越孤僻内向的道格,一直都埋頭在工作上。
至于“女朋友”這種生物,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當然,顔值雖不過關,但道格有錢任性。
在他臨近人生30歲的時候,終于遇到了一位願意跟他交往的姑娘,而且還是個白富美。
那就是我們熟悉的佩妮啦。
而整個故事,就發生在兩個人即将結婚的前十天。
作為一枚精緻的豬豬女孩,新娘子對自己的婚禮極其講究。
從場地到布置,甚至小到一束捧花,一切都要最好最貴的。
光是伴娘團,就安排了七個人。
但這一下,就讓道格犯了難。
好不容易拐來的老婆,怎麼能讓她知道,自己是一個沒有朋友的loser呢?
他挨個打電話給學生時期認識的同學,卻沒有一個人願意來當伴郎,甚至有的人,都以為他早就死了。
面對新娘子的詢問,道格緊張到氣血翻湧,血壓飙升,簡直要昏古七!
但好在,這個時代最友善的事情就是花錢買服務。
眼看着道格的體重一天一天往下掉,婚禮司儀隻好偷偷給他推薦“定制伴郎”的服務公司。
定制伴郎,顧名思義就是花錢租賃伴郎團,這樣就完全不會出現沒朋友的尴尬情況。
它的創始人,吉米,擁有三寸不爛之舌。
無論是婚禮,葬禮,生日宴會,他都能憑借好口才和瞎編亂造的能力,猛吹彩虹屁,進而讓主人公在賓客心中的形象瞬間提升一個檔次。
煽情造勢,大熬雞湯,就是他的拿手好戲。
道格花30萬美金,在定制伴郎公司租了七個伴郎。
為了這單大生意,吉米特地從各處找到已經洗手不幹的老員工,組成了一個無比豪華(奇奇怪怪)的伴郎團陣容。
當然,七個假伴郎同時參加婚禮,将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要想不被看穿順利過關,他們的假資料上的每一個細節,必須全部合情合理,完美無缺。
除此之外,結婚之前的十天,他們還要和道格朝夕相處,培養默契。
但讓道格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場訂制伴郎的旅程,把他引向了一條鬧劇百出,啼笑皆非的路……
好萊塢向來不乏這類r級喜劇。
但大家也都知道,全程充滿屎尿屁之類的電影,評分一般不會太高。
拍得好玩,卻顯得低俗,拍得高大上,又不容易引人發笑。
于是,今天這部有趣又有思考的羞羞喜劇,在一衆爛片中就顯得尤為“寶藏”了。
在電影中,全程充斥着下流,惡搞,葷段子。
各種不忍直視的無節操畫面,飙車飙到飛起,妥妥的18歲禁止觀看。
就在吉米和新郎新娘一家人吃飯時,為了不穿幫,隻好假裝打翻食物。
卻沒想到,桌子上的蠟燭引發大火,把新娘子的奶奶給點着了。
即便如此,老丈人還要抖個機靈——
伴郎團其中一人,最拿手的“派對花招”,就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第三個……蛋。
而且,還是随時随地。
伴郎團為了讓道格感受婚前單身夜的美好,秘密把他拐到了瘋狂派對上。
于是,還出現了狗咬jj的名場面。
當然,在此之前,被蒙上眼睛的道格一直都以為是美女在為他服務。
諸如此類的惡搞笑料,簡直不要太多。
但當你被各種毀三觀的操作笑出腹肌的時候,又會突然被其中暖心又感動的淚點戳到。
這部電影表面上講的是“定制伴郎”的故事,實際上是在講現代人普遍存在的撕心裂肺的孤獨感。
到底什麼是成功?有錢?有車?還是有豪宅美女?
對道格來說,畢生追求的東西到頭來才發現自己不曾有一個真心朋友。
錢不可能買到真心,隻能買到别人對你的虛情假意,阿谀奉承。
即便自以為很成功了,但心裡卻還是自認為是個失敗者。
對吉米來說,更可悲。
一手創辦“定制伴郎”的他,最開始的初衷是為孤獨的人帶來體面和幸福感。
但漸漸地,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商人。
他可以和任何人都做好朋友,但前提是明碼标價。
拿到傭金之前,他可以和你大談感情,稱兄道弟,一起經曆各種各樣的酸甜苦辣,坎坷磨難。
但得到傭金之後,大家就從此形同陌路。
從此,他隻有客戶,隻有合作夥伴,卻沒有一個真心朋友。
電影中的每個人都不完美,就像真實生活中的我們一樣。
曾經兒童時的夥伴,年輕時的知己,校園的同學,在畢業之後漸行漸遠。
慢慢的,大量的時間消磨在工作和家庭上面。
現實社會有時需要我們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有時又需要我們沉默不語緘默不言。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我們忘記了怎麼去交朋友,有時候就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身邊沒有一個能夠一起玩耍的人,而且可以稱得上是自己的朋友。
而對朋友那種敞開心扉默契相視的感覺,也就再也沒有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在做别人眼中的自己。
自己的世界裡充滿了無數的欺騙與謊言,甚至每一件事情,每一次對話,都不是發自内心的最真實的想法。
隻是蜷縮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去了解别人,也不讓别人了解自己。
但要知道,交朋友這件事,并沒有任何的功利性。
就像電影中所說的,衡量友情的标準,不是你對其他人的感受,而是他們讓你對自己的感受。
也許,隻有做真實的自己,敞開欣慰,自信接受,一段真實猛烈又自然而然的感情,才會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