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使用 Go 進行 iOS 和 Android 程式設計

雖然 go 并不是一門新語言,不過最近兩年來 go 還是增加了很多有趣的特性,而且使用這門語言的知名項目的數量也在快速的增長。我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 sitepoint 用到的程式設計語言,其中提到了移動端的支援,是以我覺得需要研究一下可能性。

我很高興 android 是支援 go 語言的,這一方面應該是二者都是 google 的技術,另一方面恐怕也與開發者希望用 go 替換 java 的願望有關。

你需要安裝 golang 1.5+。

接下來需要安裝 gomobile 工具,用于編譯和運作 android 和 ios 的應用:

我們會參考 gomobile 包裡的例子,位于 golanginstalldir/src/golang.org/x/mobile/example/。如果你沒有安裝這些例子,參考下面的指令來安裝:

很多時候,編譯 go 的 native 應用時,我們可以接受忽略那些平台相關的庫和接口。對于這樣的情況,編譯已有的 go 代碼是很輕松的,我們可以選擇使用一個功能子集,這些功能包括:

我們将從已有的 gomobile 項目裡的一些例子開始,你可以用自己項目裡的檔案替換它們。

跟 android 不一樣,對于 ios 來說沒有一個統一的部署指令,你需要用你熟知的方式把包拷貝到裝置或者模拟器上,例如使用 ios-deploy 工具。

可以用上面的步驟,試試 golang.org/x/mobile/example/audio 這個例子。

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 audio 這個例子(詳細的代碼就不列出了了),你并不需要對 go 語言非常精通(我就是不太精通),我們先了解一下都能幹些啥。

首先你可以看到一些 import 語句:

如果你檢視一下 import 的這些包所在的目錄 golanginstalldir/src/golang.org/x/mobile/* 下的檔案,你可以發現那些編譯到你的代碼裡的那些 java 和 objective-c 檔案。

再進一步了解一下,你可以在代碼裡找到對這些 import 的包(例如 app 和 glctx)的引用。

我們可以用 go 寫代碼,然後建構一個緊湊的優化過的 native 應用,但是目前這個應用還不是完全的 native 的風格,因為所有依賴的庫還都是 java 或者 objective-c / swift 的。我們怎樣來改善這個體驗呢?

go mobile 團隊給我們了另一個選擇,可以在一個 native 應用裡使用 go 的包(也即你的程式)。特别是共享一些公共的 go 代碼,把它們綁定到 native 的代碼上是非常好用的。這種方式上手很快,不過長期來說維護會比較麻煩一些。

如果使用 android studio,可以導入項目 golanginstalldir/src/golang.org/x/mobile/example/bind/android,打開 build.grade (hello 子產品)檔案,更新一下 gopath 和 go 的路徑,下面是我的檔案内容(我是用 homebrew 安裝的 golang):

使用 Go 進行 iOS 和 Android 程式設計

同步 gradle 後,應用就可以部署到仿真器或者真實裝置上了。

注意: 目前這種方式隻支援基于 arm 的裝置和仿真器。

讓我們看一下 java 和 go 的代碼:

mainactivity.java

src/golang.org/x/mobile/example/bind/hello/hello.go

通過 import go.hello.hello 來 import 對應的 go 檔案,檔案裡的 greetings 函數在 java 代碼裡可以通過 hello.greetings 來調用。并不需要太複雜的步驟,在go 函數和 native 的 ui 元素之間就可以建立上綁定關系。

把一個 ios 應用和 go 程式直接進行綁定需要不同的步驟。首先需要運作下面的指令:

這樣會在目前目錄下建立一個叫 hello.framework 的 bundle,在項目裡可以使用它。

在 xcode 打開例子中的 ios 項目,位于 golanginstalldir/src/golang.org/x/mobile/example/bind/ios/bind.xcodeproj ,把 hello.framework 拖到項目裡,如果需要,選擇"copy items"。目錄結構現在看上去是下面這樣:

使用 Go 進行 iOS 和 Android 程式設計

建構和運作這個應用(更像 android 應用),我們可以看到在 objective-c 代碼裡進行 go 函數的調用。

看一下現在的代碼:

<code>#import "hello/hello.h"</code>導入了之前生成的 framework,textlabel.text = gohellogreetings(@"ios and gopher");調用了它暴露出的一個函數來設定一個 label 的值。

也可以使用同樣是自動生成的基于 swift 的項目裡的 objective-c 的 framework,像下面這樣:

是否值得?

嗯,簡單的說可能是不值得。如果你已經在使用 go 來寫應用了,并且不在乎應用是否 native 的,那麼你可以放開手繼續做,因為你已經知道了建構和部署用 go 寫的 native 應用是很簡單的。如果你打算花更多的精力嘗試一下綁定,你可以走的更遠一些,不過還是需要稍微控制一下。

如果你沒在用 go,那麼就不太值的現在就在開發 native 的移動應用時考慮 go。不過我有很強烈的預感,在不久的将來,go 會成為這方面很有潛力的選擇的。最後歡迎你的建議和意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