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需求設計:建構使用者想要和需要的産品》——2.5 使用者界面設計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計算機《需求設計:建構使用者想要和需要的産品》一書中的第2章,第2.5節,作者: [英] 克裡斯·布裡頓(chris britton)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使用者界面設計指的是對應用程式的終端使用者界面和服務的程式設計接口所做的設計。

對于線上應用程式來說,使用者界面由應用程式所要顯示的各種畫面組成。在設計使用者界面的時候,筆者不會詳細地設計這些畫面的布局或風格,因為這些内容可以稍後再做,而且最好是有專業的圖形設計師幫着做。筆者在該階段要做的是邏輯畫面設計(logical screen design),這種設計用來确定每個畫面上應該顯示哪些資料、使用者可以在畫面中執行什麼操作,以及這些畫面之間如何切換,也就是說,使用者是怎樣從一個畫面轉到另一個畫面的。圖2-8以一個聯網的銀行業應用程式為例,示範了其中的一部分使用者界面設計。圖中的方框表示畫面,連線表示畫面之間的切換。左上角的虛線框表示菜單條,它會出現在應用程式裡的每一個畫面之中。

這種用示意圖來展示使用者界面設計的辦法,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有可能要畫許多張圖,每張圖隻示範整個界面之中的某一小塊。假如把這些全都用一張大圖來表示,那就太亂了。

我們還可以用文本形式來簡單地表示畫面之間的切換,這樣做還可以包含更多的細節,例如,畫面中應該顯示的資料、使用者輸入資料所用的字段,以及單擊按鈕的效果和該動作與資料庫之間的聯系等。這些詳細資訊,通常可以從情境設計方案之中複制過來。實際上,筆者覺得一開始最好是以文本形式來展示使用者界面的設計,因為這種形式編輯起來比較友善,等到要把這些資訊拿給别人看的時候,再去繪制圖表。第8章将會更詳細地讨論這種文本形式。

《需求設計:建構使用者想要和需要的産品》——2.5 使用者界面設計

之是以要從邏輯上進行使用者界面的設計,其主要原因是想強調易用性。易用性比畫面的視覺效果重要得多。用這種輕便的方式來展示設計,可以使大家把注意力放在與視覺效果無關的那些方面,而且也使得設計者更願意去讨論各種替代方案,因為他們無需在界面的顯示效果上面投入過多的時間。

如果能夠保證情境設計之中的每項功能,都在使用者界面的設計之中有着對應的部分,那麼這套使用者界面的設計方案就是完整的。

在評估易用程度的時候,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需要考慮。你應該請項目的利益相關者也參與到設計過程之中,這不僅可以很好地檢查使用者界面,而且還能夠判斷出早前的情境設計是否有效。

服務與線上應用程式不同,它沒有終端使用者可言,對它來說,别的程式就是它的使用者。對服務所做的使用者界面設計,指的是設計該服務的可程式設計接口。我們通常要考慮的問題是:應該把服務資料放在一條大的消息裡面,還是應該分成許多條小的消息來提供。這種設計所需的技能與技術知識,與設計螢幕畫面時所需的知識完全不同,我們将在第7章中詳細地讨論服務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