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ython資料科學實踐指南》——2.2節字元串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社群《python資料科學實踐指南》一書中的第2章,第2.2節字元串,作者紀路,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社群”公衆号檢視

2.2 字元串

在第1章中我們已經接觸過字元串了,python不像其他語言一樣有字元類型,在python中,一個字元僅僅是包含一個字元的字元串。而且字元串也能夠進行運算,主要支援兩種運算符“+”和“*”,示例代碼如下:

這裡首先将字元串“abcdefg”指派給變量s,然後在s後面用一對方括号将兩個數字和一個冒号括起來,輸出的結果正好是去掉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元,這就是python中對于序列類型的對象所進行的分片操作,冒号前後的兩個值為分片的位置。1代表序列中位置為1的值,–1代表序列中倒數第一個值。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python中序列索引是以0開始的,而且支援負數索引,不過負數索引是從–1開始的,這很容易了解,因為數學裡的實數域沒有–0這個值。而且區間是左閉右開的,即[1:–1]代表從索引為1(并且包括1)的值開始,直到索引為–1(不包括–1)的值。初學程式設計的人可能會難以了解序列分片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但實際上這種左閉右開的區間是很友善的一種結構,在2.2節講解循環的時候會做進一步講解。另外針對序列分片還有一個小技巧:

這很容易,“len()”是一個内置的函數,可以擷取任意序列類型對象的長度,在這裡s字元串擁有7個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