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plunk智能運維實戰》——2.7 顯示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計算機《splunk智能運維實戰》一書中的第2章,第2.7節,作者 [美]喬史·戴昆(josh diakun),保羅r.約翰遜(paul r. johnson),德萊克·默克(derek mock),譯 宮鑫,康甯,劉法宗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沒人喜歡等待網頁加載,我們當然也不希望我們的web應用程式使用者等待加載。在我們的web通路日志中,有一個名為repsonse的字段,它記錄了網頁總加載時間,以毫秒表示。

本節将追蹤過去一周内網頁在一天中不同時間的平均加載時間。

做好準備

本節操作需要運作splunk enterprise伺服器,導入和第1章相同的樣本資料。我們已經很熟悉splunk搜尋欄和時間選擇器了。

如何操作

按照下列步驟來搜尋和計算過去一周的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

登入splunk伺服器。

選擇“搜尋和報表”應用程式。

設定時間選擇器為“過去7天”,在搜尋欄輸入下列搜尋後單擊搜尋圖示或按enter鍵。

《Splunk智能運維實戰》——2.7 顯示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

splunk傳回表格式清單,詳細顯示過去一周每六小時間隔的平均響應時間。

《Splunk智能運維實戰》——2.7 顯示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

結果雖然很棒,但以清單格式顯示很不形象。點選“可視化”标簽,會看到資料以柱狀圖(預設)的形式呈現。

點選圖示上方的“柱狀圖”連結并選擇“折線圖”。splunk會将資料以折線圖的形式呈現,現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一天内不同時間的平均響應時間。

《Splunk智能運維實戰》——2.7 顯示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

單擊“儲存為”,選擇“報表”,儲存此次搜尋結果。将報表命名為cp02_webpage_response_times并單擊“儲存”。在下一個頁面,單擊“繼續編輯”,回到搜尋。

工作原理

将搜尋以段的形式分開。

《Splunk智能運維實戰》——2.7 顯示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

更多内容

timechart指令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功能。此類搜尋可以進一步擴充來更形象地對比多個星期之間的數值,以便發現異常現象或其他問題。

按照行為分别顯示網頁響應時間

搜尋可進一步細化,按照使用者實施的行為分類擷取平均響應時間的更多資訊。這可能會查明哪些行為相較于其他行為響應較慢。比如可能想確定結賬頁面具有最快的加載時間。進行下列搜尋,必須掌握1.8節,以便提取響應字段:

《Splunk智能運維實戰》——2.7 顯示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

現在搜尋網頁事件,然後按頁面(uri_field)計算平均時間。結果會顯示多個欄目的表格,每一欄代表不同的網頁。然後将其可視化為折線圖,會看到同一圖表中有許多不同的折線——非常酷!注意剛剛使用了非常進階的splunk搜尋指令foreach,這實質上是一種for類型的循環,它在表格中每一列字段循環,并将每個網頁的平均時間從毫秒機關轉變為秒,四舍五入到小數點後兩位。

《Splunk智能運維實戰》——2.7 顯示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

另參見

《Splunk智能運維實戰》——2.7 顯示網頁響應時間的統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