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貨币大放水風險凸顯:資産泡沫越來越大 華爾街面臨9萬億美元大麻煩

作者:紅星新聞

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為了拯救經濟和金融市場,多國央行紛紛采取了一項措施——貨币大放水。如今随着各國經濟重新開機,貨币大放水的影響已成為全球投資者擔憂的主要風險。

這并非“杞人憂天”。據外媒報道,德意志銀行本周公布的一項針對620名市場專業人士的調查顯示,39%的受訪者将“央行政策失誤”列為影響市場穩定的三大風險之一,這一占比遠高于上個月的21%。

類似的擔憂也反映在美國銀行上周釋出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中,“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已成為僅次于通脹的第二大風險。“縮減恐慌”指央行放松債券購買,導緻收益率上升,引發市場恐慌。

貨币大放水風險凸顯:資産泡沫越來越大 華爾街面臨9萬億美元大麻煩

↑資料圖。今年3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表示,美聯儲需要看到實際通貨膨脹持續超過2%的目标,才會開始收緊政策。圖據東方ic

25日,劍橋大學皇後學院院長、安聯保險顧問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在《金融時報》發表的專欄文章中稱,在經曆了長時間的停滞後,各國央行正在“覺醒”,并意識到一場“後果嚴重的金融事故”的風險。他指出,在市場已出現“縮減恐慌”的預期之下,各國央行如今面臨着棘手的轉折點——如何關閉放水閘以避免政策失誤造成的損害。

各國央行面臨棘手轉折點:如何關閘成為難題

據報道,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一份新報告顯示,不斷放水讓去年美聯儲的資産負債表增至7.4萬億美元,創下曆史最高水準。該銀行預計,到2023年,這一數字可能會增至9萬億美元,幾乎相當于日本和德國年度gdp的總和。這意味着,在應對貨币放水關閘這一問題上,政策制定者不能犯任何錯誤,因為如今的投資者已徹底與美聯儲等央行提供的寬松資金挂鈎。

cnn商業5月25日最新“回歸正常”指數顯示,美國經濟複蘇進度已完成90%。但投資者卻越發擔心,看到如此“有希望”的資料和不斷上升的通脹,美聯儲會做出“具有破壞性的錯誤決定”,比如過早撤回前所未有的支撐措施,或是無視日益嚴重的“泡沫”問題,直到将其徹底“引爆”。

英國央行已于近日聲明稱,根據量化寬松計劃繼續購買資産的速度現在可能有所放緩,為今後提高利率打下了一個标杆。歐洲央行(ecb)也于上周發出警告稱,盡管“經濟仍依賴于政策支援,以防止大規模失業、企業破産和經濟收縮”,但金融市場“表現出了顯著的繁榮”。

埃爾-埃利安分析稱,歐洲央行的警告“預示”了許多人認為不可思議的迹象——歐洲央行有可能先于美聯儲逐漸縮減量化寬松。

貨币大放水風險凸顯:資産泡沫越來越大 華爾街面臨9萬億美元大麻煩

↑歐洲央行新總部。圖據視覺中國

而美聯儲方面,盡管承認了長時間保持低利率,并繼續提供危機級别的刺激措施,會給市場和經濟帶來越來越大的風險,但就目前而言,美聯儲官員幾乎普遍采用了一套共同的“說辭”——不斷重申“沒有考慮在近期縮減購債規模的政策”,以消除人們對通脹的擔憂。然而,上周公布的美聯儲政策會議紀要卻顯示,一些官員希望“在未來的會議上”讨論這種可能性。

“已經等了太長時間的美聯儲面臨着一個棘手的政策轉向,尤其是現在受制于新的貨币架構的情況下,而這個架構不适合與疫情相關的經濟結構性變化。”埃爾-埃利安指出。是以,如今的政策轉向涉及市場波動和美聯儲信譽喪失的雙重風險。

資産泡沫正在醞釀中:比2008年更深更廣

華盛頓互惠銀行前首席執行官凱瑞·基林格表示,他擔心,另一個泡沫正在醞釀中。

2008年次貸危機中,華盛頓互惠銀行因不堪次貸危機的重負倒閉,成為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破産銀行案例。基林格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如今和13年前市場的異同。

在他看來,好消息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引發了一波新的聯邦法規出台,確定2008年那樣的次貸危機不會再次發生。“在金融危機之後,像多德弗蘭克法案和沃爾克規則等法律出台,進而提高了大型銀行的安全性。是以,像摩根大通和其他‘大到不能倒的銀行’現狀要好很多。這個行業的健康狀況很好,收益很好,監管也很嚴格。我不太擔心。”他說道。

而基林格的擔心在于,其他經濟領域的泡沫會威脅到市場的穩定。“如今的泡沫範圍更廣,深度更深,不僅僅局限于房地産。美聯儲的低利率和大規模資産購買政策很好地(讓經濟)走出了低迷,但如果你繼續延長這些政策,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他說道。

貨币大放水風險凸顯:資産泡沫越來越大 華爾街面臨9萬億美元大麻煩

↑5月19日,美股收盤三大股指全數收跌。當天,美聯儲公布4月貨币政策會議紀要,美聯儲官員暗示未來會讨論減碼,經濟活動的強勁回升将引發收緊貨币政策的讨論。會議紀要公布後美股擴大跌幅。圖據東方ic

他指出,在美聯儲大量放水的背景下,房價再次飙升,但令他更為緊張的是,零利率和美聯儲的大規模債券購買引發了對其他資産更廣泛的狂熱,包括加密貨币、不可替代代币(nfts)、模因股票(meme stocks)、spac(特殊目的并購公司)上市和奇特的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基林格認為,如今的經濟形勢持續改善,現在是美聯儲收緊刺激政策、允許利率上升的時候了。

埃爾-埃利安也認為,就投資者而言,應該鼓勵美聯儲采取行動,而不是僅僅專注于繼續享受流動性浪潮帶來的樂趣。不過,戒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他表示,銀行業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的經驗教訓說明,與其承受一個因更大的政策錯誤而對資産價值、市場運作以及經濟和社會福祉造成的持久、更大的損害,不如承擔一些短期不适的風險。

據悉,負責制定美聯儲關鍵政策利率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最近一次政策會議中表示,“如果經濟繼續朝着委員會的目标快速前進,在某個時候開始讨論調整資産購買步伐的計劃,或許是合适的。”

但基林格指出,在出台政策前,美聯儲必須更好地對大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確定它們能夠承受更大的波動。他表示,美聯儲在上一次金融危機中犯下了低估次貸的錯誤,即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在2007年5月曾發表言論稱,“次貸領域的問題對更廣泛的房地産市場的影響可能有限。”

基林格指出:“資産泡沫越來越大,美聯儲需要進一步測試,如果這些資産價格進一步下跌,企業将如何表現。如果出現大幅調整,其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張尋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貨币大放水風險凸顯:資産泡沫越來越大 華爾街面臨9萬億美元大麻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