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記者 張波 張亞林 實習生 李森
11月6日下午,在衛輝市頓坊店鄉軍屯村的一塊菜地裡,58歲的貧困戶高根喜挖起一把長勢喜人的菠菜,笑得非常開心。“鄉長一直幫扶着嘞,我菜種哩不好,都對不起她了。”一旁的鄉黨委副書記、女鄉長王蕾也笑了。但在今年8月2日,鄉長王蕾到新鄉看望轉移安置的群衆時,卻當衆落淚。
● 感同身受 安慰轉移群衆的鄉長哭了
今年7月下旬,衛輝市遭遇持續強降雨襲擊,衛輝段衛河、共産主義渠、東孟姜女河三條河道多日高水位運作,獅豹頭、塔崗、正面、香泉四個水庫均出現溢洪。強降雨過後,地處下遊的衛輝市面對上遊山洪來水,防汛形勢異常嚴峻。7月22、23日,根據防汛減災需要,衛輝市先後啟動兩個蓄滞洪區。
此次洪澇災害緻衛輝市近30萬人受災。位于衛輝市北部的頓坊店鄉所轄21個行政村普遍受災,13個蓄滞洪區村莊更是全部被淹,所有群衆被轉移安置。
7月31日,衛輝市頓坊店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王蕾到位于新鄉的安置點看望群衆。面對背井離鄉、被轉移出來的群衆,王蕾在安撫群衆情緒的同時,自己卻忍不住淚灑當場。“群衆在安置點時間長了,怕他們情緒不穩定,當時就想是安撫一下。災後重建,政府一定會幫助大家,想讓他們安心。”當時,面對記者的采訪,王蕾向大河報記者解釋看望群衆的初衷。“沒想到自己沒忍住,看群衆的家、莊稼都被淹了,我感同身受,和群衆一樣心酸。”
● 收入不減 災後恢複重建受災群衆笑了
11月6日下午,大河報記者再訪災區,站在頓坊店鄉軍屯村的田野裡,綠油油的麥苗早已破土而出。王蕾告訴記者,災後政府通過開挖排水溝渠,盡快排淨田間積水,目前全鄉小麥播種已經完成4.65萬畝,占全部耕地的90%多,剩餘地塊正在加緊播種,預計一周内能夠完成。“災後重建,政府一定會幫助大家。”王蕾看望受災群衆時的承諾正在一步一步兌現。
“受損房屋該修複的修複,該重建的重建,這個都有補貼。對于蓄滞洪區的群衆還有整村搬遷計劃。”王蕾告訴記者,10月18日,衛輝市就首批啟動了兩個安置區、三個地塊進行開工建設,頓坊店鄉比幹社群東一期項目名列其中。該項目分為兩個地塊建設,安置戶數為800戶。項目建成後,将有效解決受災群衆住房安全問題。
秋季農作物全部被淹,災後補種政府想得也很周到,綠豆、蔬菜等種子全部由政府購買,政府又送來了所需的化肥。位于蓄滞洪區的軍屯村貧困戶高根喜就是這些政策的受益者。“秋季被淹作物一畝地政府補償了1200多,政府給的種子、村裡發的化肥。”高根喜站在自家蔬菜地頭,對今年的收入非常滿意。
王蕾告訴記者,貧困戶高根喜是她一直負責幫扶的貧困戶,近兩年通過蔬菜種植脫了貧,自家的田不夠用,還流轉了其他村民的土地擴大種植,“原來的貧困戶現在成了緻富帶頭人。”聽到鄉長的誇贊,高根喜顯得有些羞澀,“鄉長一直幫扶着嘞,我菜種哩不好都對不起她了。”高根喜臉上寫滿了幸福的笑容。
來源:大河新聞 編輯: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