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公元70年的7月15日,羅馬皇帝提圖斯率領六萬羅馬大軍,攻破了猶太人固守的耶路撒冷的城牆,因為當天正好是星期六,一直到現在,猶太人都最敬畏這一天。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1850年藝術家油畫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一分在世界其他地方。”坦胡馬心中的聖城,在羅馬士兵長矛和猩紅披風的肆虐之下,徹底被摧毀。提圖斯帶着俘虜的猶太人和聖殿的财富,乘船傳回了羅馬,他接受元老院的緻敬,在廣場上舉行了羅馬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凱旋慶典,當然也少不了聲色犬馬。提圖斯死後,羅馬建造了提圖斯凱旋門,門楣上寫着大勝猶太人凱旋而歸的字樣,這也就是迄今為止,我們可以看到現存最古老的凱旋門。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關于凱旋門的起源,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起先出于宗教的原因,人們認為作戰歸來的軍人入城的時候必須經過一道魔幻的門,因為在外作戰的軍人經過血腥的厮殺,身上可能還有殺氣,為了避免這些殺氣釋放在城内,于是需要建造一道用于過濾掉殺氣的神奇門,戰士們經過這道門,就能夠把邪惡的殺氣給消除了,免得給統治者和同胞帶來危險,這可能是空氣淨化器發明的雛形,後來這個建築就演變成為具有愛國和崇拜功能的凱旋門。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在一個靠侵略戰争發迹的國家,尚武精神是主旋律,人類是一個需要儀式感的生物,是以勝利歸來的軍人要有一個進城儀式,宣揚勝利。當年凱撒大帝非常熱衷于此,曾四次在凱旋的隊伍中走在最前面,嘚瑟的不得了,當然,凱撒最後啥後果,大家都知道,被人噗噗噗了。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現在提起凱旋門,大家更多的想到的是法國巴黎凱旋門,又被稱為雄獅凱旋門,紀念1805年拿破侖擊敗俄奧聯軍而建立。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四周有門,門内刻有跟随拿破侖遠征的将軍和戰役的名字。相比于刻在門上,力圖永存不朽的将軍,我更喜歡在凱旋門正下方的無名烈士墓。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墓中埋葬的是一戰時候犧牲的一位無名烈士,他代表着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士兵。地上镌刻有一行簡單銘文:“這裡安息着一名為國捐軀的法國士兵”。每每看到這樣的對比,我就想起了東方先賢韓琛子那句話,特别讓人感慨萬千,抓心撓肺。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風光一時,浪必摧之,當年德國的裝甲部隊昂首挺胸的走過凱旋門,地下三尺的拿破侖如果知道最後的結果是這樣,估計要氣的撲入約瑟芬的懷抱,嘤嘤啜泣。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由于摧毀耶路撒冷,許多猶太人至今拒絕從提圖斯凱旋門下經過,一個例外發生在1948年以色列複國時,大批人群從社群沿着與凱旋門相反的方向通過拱門,表示将要回到家鄉。

順便說一句,我其實最喜歡的是海德堡凱旋門,1615年,德國海德堡的選帝候為了自己的妻子過生日,建了一個巴洛克風格的凱旋門,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與炫耀功績無關,隻是為了表示浪漫的凱旋門,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建築是流淌曆史的鮮活的印記,那些标榜的偉大,終歸抵不過曆史的塵土。

凱旋門故事多:眼看他起高樓 眼看他浪摧之

海德堡凱旋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