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自己工作——世界頂級設計師成功法則》—第1章1.1節有好奇心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為自己工作——世界頂級設計師成功法則》一書中的第1章1.1節有好奇心,作者【英】david airey,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第一部分 從何開始

為自己工作——世界頂級設計師成功法則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常常夢想長大後能夠當一名士兵。之後,我的夢想又變成了警察、消防員、足球運動員、電工、建築師。最後在我十幾歲時,我決定要成為一位設計師。

也許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曆,或者你經曆了更長或者更短的轉變才邁入設計行業。但無論如何,既然你的生活經曆已經把你帶到了這裡,帶到了這本書面前,那麼說明你已經準備好要營運一家自己的公司了,而且你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把它做到最好。

在這一部分内容中,我将會讨論那些将畢生精力都奉獻給設計公司的人們,以及為了取得成功你需要關注哪些方面的内容。雖然我從未後悔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但我還是要與大家分享為什麼有時尋找成功并不像在公園裡散步那樣簡單。

第1章 本質特征

那些優秀設計公司的經營者們大都有着許多共同特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這些特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1.1 有好奇心

人類最偉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對于探究未知事物的渴望。為什麼會這樣?它是從哪裡來的?它為什麼會這樣運轉?它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憑借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的思維會變得越來越活躍。這就好比是訓練——我們的思維就像是肌肉,訓練得越多,它們就越強壯;它們越強壯,那麼相比其他的設計公司經營者,你便擁有更大的優勢。

我們都曾是世界上最善于問問題的人——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但是随着我們慢慢長大,大人們教導我們說要專注于自己的專業,我們便是以慢慢失去了對于身邊事物的興趣。

你要重新喚醒你的興趣,并讓它欣欣向榮,因為在處理客戶的問題時,對于探究未知的渴望是十分重要的。好的設計能夠滿足客戶的設計需求,但如果你未能提出恰當的問題(我們将在第15章讨論這部分内容),那你得出的設計需求就會不準确。這樣的項目隻會失敗,而你也隻會是以而掃興。

在我剛剛成為獨立設計師時,我承接了一個為一家新開張的名為caramel的英語主題餐廳做形象設計的項目。如果在那次設計工作開始之前,我能多問對方幾個問題的話,那我一定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兩個精彩創意之上。但是由于當時的我對于客戶的特殊設計需求以及她的目标消費群體都缺乏足夠的好奇心,于是使得我們後來偏離了方向。也正是由于我缺乏好奇心,導緻客戶最終隻能帶走一份滿是問題的設計,而我也是以隻拿到了一半的報酬。

《為自己工作——世界頂級設計師成功法則》—第1章1.1節有好奇心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a03fa81840cd55be" >

好奇心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幫你節省時間并減少煩惱。我的人生準則之一便是:在自己驗明其真僞之前,絕不将任何事情毫

無保留地視為真理。也許我的知識能帶給我99%的信心,但我通常會去考慮那剩下的1%,尤其是在與那些與我觀點相左的人們讨論時。

舉個例子:2009年,一位名叫jon engle的年輕設計師在他的網站上釋出了一條新聞—一家股票代理公司以“盜用自身作品”為由起訴了他,并索賠一萬八千美元。他的新聞很快就在twitter上以#savejon為關鍵字傳播了開來,并最終發展成了一場運動。在有關jon的報道登上digg網站首頁之後,jon的個人網站一度由于通路量太多而崩潰。而與此同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都紛紛向為jon設立的救助基金會捐款。但是随着事态的發展,有證據表明:jon的确侵犯了那家公司的版權。最終jon通過twitter向大家道了歉,并希望能以自己的誠懇換來一個新的開始。但可惜的是,在此之前成千上萬的設計師在沒有弄清故事的真相之前,就開始草率地為他聲援。是以,我們應該認識到任何事情都有兩面,不能隻聽一面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