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CNA學習指南:Cisco網絡裝置互連(ICND1)(第4版)》——2.6節TCP/IP協定棧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ccna學習指南:cisco網絡裝置互連(icnd1)(第4版)》一書中的第2章,第2.6節tcp/ip協定棧,作者【美】anthony sequeira,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2.6 tcp/ip協定棧

ccna學習指南:cisco網絡裝置互連(icnd1)(第4版)

tcp/ip套件是一個類似于osi參考模型的分層模型。實際上,其名稱是傳輸控制協定(tcp)和網際網路協定(ip)兩項獨立協定的組合。它們隻是tcp/ip協定套件衆多協定中的兩種。tcp/ip被劃分為多層,每一層均在資料通信流程中執行特定的功能。

osi模型和tcp/ip協定棧幾乎在同一時期由不同的機構開發,作為組織和交流用于引導資料傳輸的各種元件的一種方式。

雖然osi參考模型現已獲得全球公認,但網際網路領域的曆史和技術開放标準是tcp/ip協定棧。tcp/ip協定模型(如圖2-5所示)與osi參考模型略有不同。

注意,tcp/ip協定棧包含四層。下表分别對每一層的功能進行了介紹。

應用層:應用層處理進階别協定,包括表示、編碼和對話控制問題。tcp/ip模型将所有應用相關問題整合到一層,確定對該資料妥善進行打包以供下一層使用。注意,此層包含osi模型的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功能。

傳輸層:傳輸層處理qos可靠性、流控制和錯誤糾正問題。其中tcp協定負責提供可靠的網絡通信。注意,此層對應于osi模型的傳輸層。

網絡層:網絡層的用途在于發送網際網絡上任意網絡中的源資料報,并確定它們抵達目标,無論采用哪條傳輸路徑均是如此。此層對應于osi模型的網絡層。

網絡接入層:此層的名稱很寬泛,有些令人迷惑。此層還稱為主機到網絡層。其中包括lan協定和wan協定,以及osi實體層和資料鍊路層中的全部詳細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