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各位好我是t哥。今天來說一下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的觀後心得。内容盡可能避開劇透讨論。看完之後,我還是相當滿意的。但的确沒有覺得網上吹得這麼超神。但,又不得不同意它是作為少年熱血漫畫改編作品中是完成度比較高的佳作。
作畫、演出、畫面的後期攝影這些跟制作有關的東西,都維持了飛碟社一如既往的超高水準。但是劇情比例把控個人覺得還是比例不夠好。如果作為連載動畫來說
先描寫下弦部分再講述煉獄vs上弦,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放在一部劇場版裡這樣配置設定
就會顯得頭重腳輕,上弦的出現會讓人覺得非常突兀。
而且我觀察了,上弦出現一直到結局,隻有30分鐘的時間,這個比例來看給刻畫煉獄的時間就少了不少。
當然,戰鬥是足夠熱血,感人的部分也足夠感人。
但是個人還是覺得可以配置設定得更好的。然後劇情的部分點評還是涉及劇透
沒看過的朋友請回避一下。我覺得劇情的邏輯還是比較靠譜的。有人問我,杏壽郎有此等實力。隻要拖延時間就能輕松擊敗對手,為什麼沒有這麼做?
我覺得劇情是給了明确提示的,上弦之三開場就攻擊了受傷的炭治郎,拖延時間的話他肯定會繼續攻擊一般乘客,是以杏壽郎肯定會選擇速戰速決。而反過來說上弦三肯定也想速戰速決。如果對方開始拖延他肯定會不擇手段。是以我覺得這個劇情邏輯還是沒有太大問題。
再來就是談談不同作品的定位的問題,很多人上來就說《鬼滅之刃》什麼劇情幼稚。沒有思想深度、德不配位等雲雲;emmm,從深度的角度來也許确實如此,但“思想深度”這個東西本身就沒有絕對的标準。而且《鬼滅之刃》的定位本身就是少年漫畫
我覺得沒必要拿“深度”作為衡量《鬼滅之刃》的标準就好像《寶可夢》,全世界有這麼多人喜歡它。你會拿“深度”去衡量寶可夢的故事的标準嗎?不要誤會,不是說《寶可夢》沒有深度,但是“深度”高還是低,都是看個人的。而《鬼滅之刃》确實隻是老套的少年漫畫,但它傳達的角色感情大都圍繞了親情、家族的話題展開,并且都是積極和充滿善意的。它權衡好了各方面的表現,做到了盡可能的照顧大衆的口味,而且動畫化的品質非常高。做到了讓大家都喜歡,這就是《鬼滅之刃》的成功之處。沒必要神化它,但也不要不承認它非凡的成績
畢竟下一個可以超越《鬼滅之刃》票房的作品我覺得沒個5年可能還真出不來,好了
我是t哥,分享更多有趣的動畫心得。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