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級會計電算化應用教程(金蝶KIS專業版)》——1.3 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初級會計電算化應用教程(金蝶kis專業版)》一書中的第1章,第1.3節,作者 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1.會計資料與會計資訊

(1)資料。資料是對客觀事物屬性的描述。它是反映客觀事物的性質、形态、結構和特征的符号。資料可以用具體的數字表示,也可以用字元、文字、圖形等形式表現。

(2)會計資料。在會計工作中記錄下來的會計業務稱為會計資料。它是指從不同的來源、管道獲得的,記錄在“單”、“證”、“賬”、“表”上的各種原始會計資料。

(3)資訊。資訊是資料加工後的結果,它也是用數字、符号、文字、圖表等形式表達。資訊必然是資料,但是資料未必是資訊。

(4)會計資訊。按一定要求經過加工處理後的會計資料稱為會計資訊。會計資料來源于供應商、客戶、政府機構、企業員工、企業内部各部門等,經過收集、稽核、記錄、分類、計算、彙總、編表、存儲和傳送等會計業務處理,最後輸出會計資訊,供企業内部各層次的管理人員和企業外部各利益關系人員管理和決策使用。隻有将會計資料通過加工生成會計資訊後才能滿足管理者的需要,為管理者所用。

2.系統與會計資訊系統

(1)系統。系統是指由一系列彼此相關、互相聯系、互相差別的若幹要素為實作特定的目的而建立起來的有機整體。

(2)資訊系統。資訊系統是把輸入資料經過加工處理、生成輸出資訊的人機系統。它是以資訊為處理對象,進行資訊的收集、傳遞、存儲、加工、輸出的系統。

(3)會計資訊系統。會計資訊系統是指利用資訊技術,對會計資訊進行收集、傳遞、存儲、處理、輸出,完成會計核算、監督、管理和輔助決策的資訊系統。會計資訊系統是企業管理資訊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其目的是向企業内、外部提供會計資訊,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滿足經營管理的需要。

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是以計算機資訊處理技術為手段的會計資訊系統。會計資訊系統不一定是計算機化的會計資訊系統才稱為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

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是由硬體、軟體、人員、制度4個要素組成。

1.硬體

計算機的硬體是計算機系統中各種裝置的總稱,包括5個基本部分,即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計算機的硬體是會計電算化的物質基礎,其裝置選擇和配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品質與效率。計算機的硬體裝置用不同的方式配置,構成了具有不同特點的計算機工作方式。目前,主要有單機結構、多使用者結構和網絡結構。

(1)單機結構。主要指整個系統用一台或幾台計算機,每台計算機獨立完成不同的任務。該結構投資小、見效快,主要适用于小型企業。

(2)多使用者結構。主要指整個系統配置一台主機、多台終端,用通信線路将它們連接配接而成,多個使用者在不同的終端上同時使用一台主機。該結構提高了輸入、輸出資料的速度,主要适用于資金雄厚、業務量較大的中小型企業。

(3)網絡結構。主要指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通過通信裝置和線路連接配接起來,在配有相應的網絡軟體(網絡協定、網絡作業系統等)的情況下實作資源共享的系統。該結構能實作資源共享,與會計資料處理的特點相吻合,是會計資訊系統理想的硬體結構,也是會計電算化發展的方向。

2.軟體

軟體是計算機的靈魂,它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程式及其文檔,分為兩大類: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

(1)系統軟體。系統軟體是指那些能夠直接控制和協調計算機硬體、維護和管理計算機的軟體。有代表性的系統軟體有:作業系統、資料管理系統等。

(2)應用軟體。應用軟體是專門為某一應用目的而編制的軟體,如文字處理軟體、資訊管理軟體等。本書所介紹的财務軟體就屬于應用軟體。

3.人員

人員是指在會計資訊系統中從事管理、操作、維護的會計人員。在實作會計電算化後,會計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會計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資訊知識和管理知識,最終成為複合型人才。

4.制度

制度是指為保證會計資訊系統安全、正常地運作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政府頒布的法令、條例,基層機關在會計電算化工作中制定的崗位責任制、軟體操作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