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adobe premiere pro cs4經典教程》一書中的第1課,第1.8節,作者 【美】adobe公司,譯者 王永炫,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使用者可以自定義工作區,建立出最适合于自己的布局。
當更改一個架構尺寸時,其他架構的尺寸會随之做相應的調整。
架構中的所有面闆可以通過頁籤來通路。
所有面闆都可定位,可以把面闆從一個架構拖放到另一個架構。
可以把某個面闆從原來的架構中拖出,使它成為一個單獨的浮動面闆。
可以把工作區儲存為自定義工作區,并且可以儲存任意多的工作區。
我們在本課會嘗試所有這些功能,并儲存一個自定義的工作區。在調整界面布局之前,将先調節亮度。
1.在windows系統下,請選擇edit(編輯)>preferences(首選項)>appearance(外觀)指令,而在mac系統下,則請選擇premiere pro>preferences> appearance指令。
2.左右移動brightness(亮度)滑塊,調整到适合自己的亮度之後,單擊ok按鈕,如圖1-9所示。

暗淡的編輯隔間:當接近最暗設定時,文字切換為灰色背景上的白色文字。這适合于在暗淡的編輯隔間内進行編輯的編輯人員。
3.單擊effects頁籤,之後把指針定位到effects面闆和timeline之間的垂直分隔條上,再左右拖動,改變這些架構的尺寸,如圖1-10所示。
4.把指針移動到effect controls面闆和timeline之間的水準分隔條上,再上下拖動,改變這些架構的尺寸。
5.單擊并拖動history頁籤左上角的搖桿,将它拖到界面頂部,緊挨着project頁籤,将它定位到該架構中。
注意:
怎樣處理擁擠的架構:history面闆添加到project 面闆所在架構中之後,就可能無法看到所有頁籤了。在這種情況下,頁籤上會出現一個滑塊,左右移動滑塊即可顯示出所有頁籤。也可以直接從主菜單中選擇window,之後單擊相應的面闆名稱來打開隐藏的(或任何其他)面闆。
6.單擊并拖動效果控制台的移動柄,将它拖到靠近project面闆底部位置,把它放置到其自己的架構内,如圖1-12所示。
像圖1-12左圖所示的,下落區域是一個梯形,它覆寫了project面闆下半部分。釋放滑鼠,這時工作區如圖1-12中的右圖所示。
7.單擊并拖動program monitor視窗的移動柄,在将它拖出架構的同時按住ctrl鍵(windows)或command鍵(mac),它的下落區圖形就更清楚,顯示出即将建立一個浮動面闆,如圖1-13所示。
8.把program monitor視窗随便拖到一個位置,建立浮動面闆。拖住它的某個角将其展開。
9.随着編輯技能的提高,也許使用者想要建立和儲存一個自己定制的工作區。要實作這一點,請選擇window>workspace>new workspace指令,輸入工作區的名稱,單擊ok按鈕儲存,如圖1-13所示。
10.如果你想使工作區回到其預設布局,則請選擇window>workspace>reset current workspace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