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造海洋美食之都 青島将推特色菜三大件+三小件

青島新聞網6月25日訊(記者 王爽)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青島海洋資源豐富,各類海貨、海鮮食品不僅是當地市民日常飲食的重要部分,也是來青遊客必須品嘗的菜品。如何打造青島特色菜、打造讓遊客難忘的青島味道成了建設國際時尚城的重要議題之一。

打造海洋美食之都 青島将推特色菜三大件+三小件

中國烹饪協會特邀副會長、山東烹饪協會特邀副會長、青島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東深。(右一)

第四屆世界廚師藝術節期間,青島新聞網記者采訪到中國烹饪協會特邀副會長、山東烹饪協會特邀副會長、青島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東深,他表示,青島正在建立國際海洋名城,也積極申辦了海洋美食之都,這個概念将給青島旅遊城市增添亮點。借着第四屆世界廚師藝術節的節點,邀請到國内外美食家探讨海洋美食之都的建設方案。

打造讓遊客難忘的青島味道

青島将積極推出特色菜:三大件+三小件

“青島食品最顯著的特色就是鮮,經過一系列調研、考察,國内外專家組據此命名了來到青島必吃的‘三大件’和‘三小件’。”李東深表示,三大件就是海參、鮑魚和大蝦,其實在青島老百姓的家宴、婚宴、寶寶宴上,鮑魚和大蝦已經是常态化的菜品了。三小件是指蛤蜊、石化菜和蛎蝗,這些都是魯菜地域化的菜品,好吃不貴。“來到青島的國内外遊客,記住青島味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吃,一蝦多吃、一貝多吃等烹饪方式可以讓遊客吃了就會記住,吃了還想吃。作為餐飲工作者,我們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起社會責任,把青島美食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在推廣青島菜标準化的方面,李東深表示,現已經有初步規劃,要和酒店管理學院等高校的專業老師、烹饪大師一起整合成研發隊伍,把命名三大件、三小件食材進行規範,完善來到青島必吃的食材,把青島菜的概念放大、推廣到全國乃至世界。

青島節氣食材豐富多樣

要用技藝烹饪出順應節氣的青島美味

2018年,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倡導的“中華節氣菜”概念率先在北京釋出。在今年的世界廚師藝術節上,“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中華節氣菜’主題展”亮相青島。中華節氣菜是指遵循春夏秋冬的時令變化規律,以“陰陽平衡”、“五味調和”為核心理念,敬畏天地,珍愛生命,尊重食材,以多樣化的烹調技法,打造具有鮮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菜式體系。

李東深表示,青島山海豐富,對應着二十四節氣、春夏秋冬四季的食材很多很多。“比如說春天有開淩梭,五月份吃鲅魚,開海之後吃春蝦、秋蟹等等。崂山野菜、馬家溝芹菜、膠州大白菜也有相應的上市節點,順應節氣吃菜,不僅味道鮮美,也能更好地食補,對人體健康有益。”李東深說,廚師要用豐富烹饪技藝,把青島二十四節氣特色地标化食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推廣到百姓的餐桌上,讓大家感覺到每個節氣都有好吃的青島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