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擁抱變化——社交網絡時代的企業轉型之道》一書中的第1章,作者: 【美】sandy carter 譯者: 侯德傑 責編: 趙軒,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擁抱變化——社交網絡時代的企業轉型之道
這個層面會重點關注對企業的現有業務流程進行分析,确定如何利用社交技術手段來梳理一些特定的流程,如何将這些流程開放以便獲得更好的利用,如何對企業流程進行重新設計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在這些流程内部提供更好的協作式體驗。換句話說,就是将社交工具融入企業流程,實作客戶、使用者和員工之間的互動。
我所說的“流程”,并不僅僅是指市場營銷流程,在ibm公司,我們的人力資源流程同樣也引入了社交化手段。如果有一天我限制ibm公司的員工通路“w3.ibm.com”的話,我相信他們大部分人都會驚慌失措。“w3”是ibm公司的一個内部網絡平台,裡面彙集了各個領域的專家,這已經成為了我們進行社交化轉型的重要環節,我們有四分之三的員工每天都會使用這個平台,它将我們聯系在了一起。另外,如果我們無法提高員工的總體工作滿意度,不能降低人才流失率的話,我們的人力資源流程便不是一個成功的社交化流程。我跟大家分享一個統計資料:對于ibm的軟體部門,核心人才的流失率每降低1%,便會為部門節約5 000萬美元的成本。
作為一個社交型企業,ibm公司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利用社交化手段讓自己的員工成為有公衆影響力的主題專家。ibm公司是最早讓部落格人員參與制定公司級社交化實施方案的公司之一,現在我們的員工已經成為了公司的品牌大使。
另外,我們的産品開發環節也引入了社交化手段,我相信很多人都使用過ibm公司的jam平台(如果你還沒有,那麼你應該去體驗一下),通過這個平台,我們可以利用大衆(他們有着不同的經曆和角色)的力量,利用他們的創造力以及他們所傳遞的各種資訊,生産出最理想的産品。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改進一些傳統觀念、産生一些新觀念,并對其進行可行性論證,最終得到你想要的且滿足你的需求的産品。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會密切關注ibm公司開發人員所撰寫的部落格,他們希望将視角投向ibm公司内部的産品開發過程,并從中獲得啟發。另外,我們的工程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同僚所開發的代碼群組件,以此大幅提高自己的開發速度。
需要提一下的是,ibm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将企業流程進行社交網絡化的公司。
美國運動品牌moosejaw(www.moosejaw.com)一直緻力于建立一些更為新穎的客戶聯系方式——通過社交化手段與客戶建立聯系。moosejaw是一家發展非常迅速的零售商,專營戶外、沖浪、滑冰和滑雪相關的裝備和服裝,為了能在競争空前激烈的市場中發展壯大,它需要創造出一個與衆不同的網絡體驗,為極限運動愛好者建立一個客戶專區,滿足他們對溝通交流的強烈渴望。經過探索,moosejaw決定在為使用者提供線上體驗時,融入社交型企業社群的各種特點,并成為最早将“多管道社交商務”定為核心發展戰略的零售商之一。
moosejaw所使用的商務社交手段包括産品層面的部落格以及面向公衆的客戶檔案(包含客戶的照片、視訊、探險故事、近期旅行計劃等),如圖1.2所示。客戶可以在自己的網絡空間内與客服人員或者與其他客戶實作互動,當他們進入moosejaw店鋪時,可以通過手機等平台就相關話題進行繼續探讨。在這個例子中,moosejaw打造了一個成熟的平台——将社交網絡功能植入商務平台;反過來,這個平台也為其帶來了驚人的收益——通過提高客戶轉化率(至少提高50%)和增加客戶的忠誠度,實作了營業收入的大幅增加。

社交型企業需要借助于大衆的智慧和創造力來轉變你的企業流程,以便更好地發揮公司在市場中的競争優勢;同時,社交型企業的核心文化也要做相應的轉變,以支撐公司的所有核心流程;另外,公司的各個流程需要引入網絡化的社交技術手段,以順應這一次時代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