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高鐵,18分鐘從成都東站直達廣漢,開車的話,上高速,1小時直達廣漢市中心,這座離成都超近的美麗城市,隐藏的精彩可多着呢!
廣漢曆史淵源很深,曆史上叫雒城,修建于明朝。東漢時期,有一個行政區劃為廣漢郡,管轄現在的德陽市、綿陽市、江油市、廣元市、遂甯市、陝西漢中等地,廣漢郡的郡治就設在雒縣,也就是廣漢。
(圖源自廣漢圈兒)
在《三國演義》中,廣漢是成都糧倉,屬于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意義,劉備進攻成都,龐統被殺于古廣漢郡落鳳坡,後諸葛亮取廣漢,想降張任,張任不從,殺于金雁橋,這座橋現在也有,新修後,名字沒變,連通廣漢南北城區。
三星堆
三星堆是巴蜀文明的起源,先有三星堆,再有金沙。
很久以來,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認為是黃河文明,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在廣漢發現了“三星堆”,這使得人們開始重新認識長江在中華文明中的位置。
三星堆祭祀坑發掘圖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玉器等文物數量之多、價值之高是世界罕見的,這些舉世無雙的珍貴器物都是來自3000多年前與黃河流域商王朝同期的蜀王國,被專家們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頭像、青銅大立人、青銅神樹、金杖、玉璋等數百件國家一級文物,震驚世界。據專家學者推測,已發掘出的文物大約隻占總量的千分之一,代表了中國青銅時代藝術與科技的最高成就,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傑作。
青銅大立人(陳成 攝)
高大的青銅神樹、神秘的青銅縱目面具、象征蜀王權位的金杖……這些祭祀坑出土文物,見證了古蜀王國的鼎盛發展高峰。
陳成 攝
房湖公園
唐朝的時候,唐代名相房琯被貶到漢州當刺史,修建房公湖。據說房公湖修好之後,杜甫會從成都的草堂來到雒城房湖邊喝茶吟詩擺龍門陣!
後來,在這一遺址地段修建公園,得名房湖公園,成為市區最大的公園,是川西著名園林之一,被譽為“川西明珠”。園内古色古香,既有蘇州式園林的小巧玲珑,又有巴蜀園林的古風。
進城門是一組人物雕塑,是劉備、張飛和三國時雒城守将張任,再現劉備勸降張任的故事。
園中有古文廟、漢州字庫唐碑、聖諭碑、閣樓、水榭等古迹;更是不乏花卉、奇石、古樹;湖中有船、水上有荷、四處墨寶,整座園林詩情畫意,很美。
民航飛行學院
作為抗日戰争的大後方,1943年,幾十萬廣漢人用三個月時間修建了廣漢機場,成為了抗戰物資集散地,後來針對日本的反攻,轟炸日本本土的轟炸機也是從廣漢機場起飛的。
50年代,廣漢機場改為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教學機場,民航飛行學院是全球辦學規模最大的飛行教育訓練機構,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以飛行訓練為主的學校,培養了航空系統大部分飛行員。
(圖源自小紅書@胖英呀)
插一句題外話,民航飛行學院有曆史比較久的空乘系,還有英語系等,好看養眼的小姐姐屬實不一般的多,當然開飛機的小哥哥也是特别帥的,不知道能不能配置設定一個給我們
廣漢美食
到了廣漢,很多人都會去“小吃一條街”,吃當地著名小吃,說起廣漢美食,必須要說其獨樹一幟的特色,吃法做法都不同,很多隻能在廣漢吃到!
金絲面
廣漢金絲面是特細的手工面。面條切得非常的細,像絲線一般,聞起來鮮香四溢,非常清淡,撈起來香味撲鼻,任何吃貨都會按奈不住想要大快朵頤。
■■■■■
口感細膩、滑爽,在湯的浸泡下,面更加的柔軟有彈力,入口即化。
小編吃過正一涵家的,還有一些廣漢名小吃店,沒有踩過雷,都很好吃!
廣漢幹鍋
在廣漢出差,住在中山商場對面樓上的酒店,誤打誤撞走進了位于二樓的“勇記幹鍋居”,從此打開了幹鍋世界的新大門!
不同于成都肉比較幹的幹鍋,廣漢幹鍋多汁,紅油包裹着軟軟糯糯的肉,裡面放的香料種類也更多,特别有味兒。
幹鍋首選豬腳、鵝掌、鴨翅等,肉多,汁水飽滿,特别好吃!
金雁湖公園門口的北海路上,也有很多家幹鍋,晚上吃飽了就出來河邊走走,看看河景消消食,安逸!
各類小吃
玻璃抄手:味道堪比成都龍抄手,喜歡高湯和清淡口味的朋友應該會很喜歡。
連山手工面:來了必吃!一是很多人不知道,二是純手工,真的很好吃。據說一般都是丈夫和面,老婆煮面,加上自己炒的牛肉臊子,味道很家常,也超好吃。
三合泥:甜食愛好者一定要嘗試下,炒出來外酥裡糯,撒上花生碎,有點給力,有點油也有點甜,是熱量炸彈哈哈。
葉兒耙:餡兒完全不膩,加了花椒,入口麻麻香香,中和了口味,勾引着味蕾,表皮也沒有那麼軟,很有質感和嚼勁!
紅油水餃:我是幹拌類面食愛好者,相較其他幹拌水餃,這一款其實不辣,略帶點甜味,最濃郁的是辣椒油的香味,攪拌一下味道就出來了,值得品嘗!
廣漢冰粉:廣漢的冰粉好像料格外足,必須擁有姓名!
炸炸冒菜:估計炸炸是很多廣漢人的記憶,國中高中放學路上最愛吃的小吃,挑自己喜歡的菜,看着阿姨炸了,放進盆裡拌料,口水已經止不住了。好吃的都在學校附近的小店裡!
纏絲兔
離開廣漢時,也可以選擇帶走幾樣廣漢特産,尤其是離開家鄉的廣漢人,特産裡都留存着家鄉記憶。
廣漢纏絲兔,被麻繩“五花大綁”捆得嚴嚴實實,形态奇特,常常成為人們的首選,作為國家地理标志性農産品,纏絲兔是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說起這纏絲兔,也是有曆史故事的。
相傳唐代名相房琯被貶到廣漢做官時,為官清廉,愛護百姓,在當地人氣極好,過年除夕,廣漢一姓韓的大戶人家嫁女兒,韓家老爺請房琯來做客,在宴席的時候上了一道菜,以金絲鑲玉兔(纏繞腌兔),色香味俱全,房琯吃了後贊不絕口,問韓老爺這是什麼菜,韓老爺說:這是給女兒出嫁準備的,還沒取名字呢,要不房大人您取一個名字?
房公思考片刻,語以此物勘比珍馐,金絲纏繞家合興旺,食者步步高升,千裡婵娟,婵與纏同音,定名為纏絲兔。于是,纏絲兔傳承了下來。
成都平原民謠曾這樣傳唱:“德陽醬油,保甯醋,什邡闆鴨,廣漢兔”,足見纏絲兔名氣。
廣漢的美景、美食就盤點到這裡啦,以後周末一日遊、美食遊,不用都去樂山,也去大廣漢探索一番吧!
出行友善,當地還有電動共享單車、三輪代步車等,轉角遇見小吃一條街、廣漢名小吃店,消費也不高,好耍!強推!
大家還有什麼私藏的廣漢味道嗎?評論區裡分享吧!
圖文┃資料來源于廣漢圈兒、大衆點評、百度百科等
主編┃ ailin/微信:momoge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