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24日,23歲的英國大學生薩拉·休斯頓,眼睛盯着從藥罐裡倒在手上的大量藥丸遲疑了片刻,随後一口将其含在了嘴裡。
沒過多久,她的胃就開始翻江倒海,嘔吐就像瀑布一樣噴射不止。
她頭疼欲裂,身體不停地冒汗,同時,她的體溫也在不停地推向她所能承受的極限。
最終,她的體溫達到了驚人的43攝氏度,這足以殺死她。
休斯頓沒能承受住打擊,将自己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23歲——當她的室友發現她時,她已經沒了呼吸。
薩拉·休斯頓
在此之前,可能是因為學業壓力太大,休斯頓會通過吃東西來排解壓力。
而這導緻她最終體重超标,身體變形——她患上了暴食症。
為了減重,休斯頓在網上從西班牙商人處購買了“減肥神藥”——2,4-二硝基苯酚。
有效成分為2,4-二硝基苯酚的減肥膠囊
2,4-二硝基苯酚是什麼東西?
說起它,其實人類并不陌生!
15世紀時,它被當作一種染劑,後來被制成農藥、防腐劑等,用于木材防腐和抑制黴菌生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人還曾将其做為火藥的一種有效成分。
從上述表述,你就可以知道,這玩意不像好東西。
的确,它是有毒的!
神奇地是——就是這種可以配制農藥的成分——居然會有人研究着把它吃進肚子!
2,4-二硝基苯酚的化學式
2,4-二硝基苯酚的分子結構
1933年,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卡汀和坦特教授),用它來做了動物實驗。
通過給小白鼠喂食定量的2,4-二硝基苯酚一段時間後,他們驚奇地發現,老鼠減重非常明顯,且脂肪也減少了不少。
在那個年代,新藥問世是對以往藥物研究的莫大支撐成果。
是以,當它的減重效果顯示出來後,藥商們就十分渴望它能“為人類服務”。
基于動物實驗,坦特表示,人類每天把服用2,4-二硝基苯酚的劑量控制在100毫克,是不會有生命危險的。
也就是說,吞下它并不會導緻人直接中毒身亡,相反還有非常顯著的降脂減重作用。
那時藥物研究不像今天這麼嚴格,沒有倫理審查。
藥物可能隻需要簡單地在動物身上做了下實驗,就可以獲得準許上市用在人身上。
于是,嗅到商機的藥商,立即将其哄擡成減肥的“神奇藥物”。
不過還别說,這東西還真管用!
果然,人們吃下它之後,體重快速下降,身體的脂肪也減少了不少。
于是,關于這種藥物能減肥的消息四處傳播,大衆紛紛搶購這種減重膠囊。
比如,該藥剛上市才一年,居然在美國就已經賣出了120萬粒。
可是,2,4-二硝基苯酚是有毒的!
顯然,斯坦福大學的研究是不夠嚴謹的,他們嚴重低估了其毒副作用。
2,4-二硝基苯酚之是以能夠減肥,是因為它可以“消耗”細胞内atp(三磷酸腺苷)。
簡單來講,atp就像是人身體裡流動的“汽油”。
細胞各種生物化學反應,都需要它來提供主要的能量。
是以,它是維持人類每天正常活動能量的基礎物質。
2,4-二硝基苯酚令人稱奇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幹擾atp生物利用的過程。
dnp幹擾線粒體atp代謝的複雜機制
它可以導緻atp在細胞内“像廢柴一樣”被燒掉,不用于合成糖和脂肪——直接被消耗而轉化為熱能。
是以,可想而知,來自食物原本應該被存儲的能量形式,會被無情的大量浪費掉。
可是,為了維持自身機體細胞的日常開銷,原先被儲存的能量物質(比如糖、脂肪等)就被迫參與代謝過程。
于是,人開始快速地掉體重!
2,4-二硝基苯酚的這種減肥機理,雖然“效率極高”,但是副作用也很明顯。
因為當它過量之後,很可能會引起局部組織細胞中的atp衰竭,最後出現細胞壞死。
比如,當2,4-二硝基苯酚來到人體的代謝工廠——肝髒後,就可能是以導緻肝細胞成片成片的死去,進而導緻急性的肝功能衰竭。
此外,因為2,4-二硝基苯酚可以導緻atp水解釋放熱能。
過量的2,4-二硝基苯酚,可以導緻細胞釋放過多熱能,最終引起體溫過高(一般在死亡前體溫可以達到43.1攝氏度)。
基于這種藥物的誇張危害,僅僅過了五年,各種相關的藥物副作用的報道就傳來了:白内障、緻命的高體溫、急性肝腎衰竭等…
很快,這種減肥奇藥就被禁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