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人在法國偷了一點粉末,從此變成了東亞第一強國

上個世紀初的日俄戰争,當時幾乎沒人能想到日本會取勝,就連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在開戰前還在高呼“皇國興廢,在此一戰”,抱定了必死的決心。

至于日本為什麼能打赢這場“實力懸殊”的戰争,人們往往把聚光燈都投放到那些大佬身上,像制霸海軍的東鄉平八郎,天才特工明石元二郎,亦或是陸軍軍神乃木希典等等,但卻忽略了一些細微卻又關鍵的細節,比如日軍使用的火藥——當時最先進的下濑火藥,以及他的發明者——下濑雅允。

日本人在法國偷了一點粉末,從此變成了東亞第一強國

下濑火藥的雛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871年法國巴黎一家染坊發生的爆炸事件,法國在對事故的調查中,意外發現了一種可用于制作火藥的材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三硝基苯酚”。

在這之後的數十年間,英法兩國迅速掌握了利用這種化學材料制作炸藥的技術,并成為當時實際上的兩大頭号強國。

當時的日本,正趕上明治維新的關鍵時期,為了加強部隊的武器裝備,日本人不遠萬裡跑去法國,參觀這種炸藥的生産流程。當然了,法國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不肯交出核心工藝,隻是賣給他們成品炸藥。但日本人舍得花錢,這才被允許去參觀生産線。

不過,日本人可沒那麼道地,日本代表在參觀時,借助捏起一點火藥材料聞味兒的機會,故意在指甲蓋裡殘留了一些。事實上,正是這一丁點的粉末殘留,改變了日本的國運。

日本人在法國偷了一點粉末,從此變成了東亞第一強國

關于日本人的這點小心思,法國人未必不知道,隻不過他們認定日本人就算偷了回去,也隻能是幹瞪眼,因為這樣高端的化學工藝他們根本掌握不了。

确實,日本當時剛剛開始學習西方,連化學是個什麼玩意兒都沒幾個人知道,但法國人卻忽略了一個極為關鍵的人物——下濑雅允,日本近代著名化學家、工程師。

自那一點粉末于1888年交給下濑雅允之後,他就帶着學生不眠不休地連夜攻關,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研制出了性能更好的火藥。而他本人,為了研制這種火藥幾度命懸一線,到最後還廢掉了右手。是以,日本人為了紀念下濑雅允,特意将這種火藥命名為“下濑火藥”。

隻是研發出火藥還不夠,在下濑雅允的上司下,他們很快又突破了安全儲存和運輸這類火藥的技術難關,并最早實作了這種火藥的安全量産。要知道,當時的英法兩國雖然也能生産,但由于沒有解決火藥本身易爆的特性,事故頻出。是以換句話說,日本就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能成熟使用這類火藥的國家。

既然火藥煉出來了,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個對象來練練手了。很不幸,第一個被挑中的對象就是北洋艦隊。

日本人在法國偷了一點粉末,從此變成了東亞第一強國

在甲午戰争中,日軍雖然僅僅投放了少量下濑火藥,但效果卻非常明顯,破壞力極大。而這也更堅定了日本人大量裝備這類炸藥的決心,到1900年左右,日軍已經全面推廣使用下濑火藥。

而反觀對手俄國人,所使用的依然是傳統的黑火藥,殺傷力、對金屬的侵蝕力都非常有限,尤其是在海戰中對巨型戰艦幾乎沒啥破壞力。而下濑火藥的使用,已然成了日本海軍的秘密武器,一度把俄國人打得懵圈。

一直到二戰時期,随着新型火藥tnt的出現,下濑火藥這才慢慢退出了曆史舞台。

有意思的是,由于日本國内資源匮乏,到了二戰末期,竟然一度造不出tnt火藥,無奈之下,隻好又開始重新制作下濑火藥,以緩一時之急。但是,當年在日俄戰争中大展神威的下濑火藥,在威力更加強大的tnt火藥面前,已經完全不是對手了。

曆史客棧作者: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