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商周秦漢唐晉隋,宋明清。
一個字來概括曆代一統王朝,網上很多網友給出了不同答案。
始夏、烈商、禮周、霸秦、強漢、廢晉、雄隋、盛唐、富宋、剛明。
暴秦、強漢、廢晉、驕隋、盛唐、弱宋、正明、辱清。
。。。
暴秦、強漢、盛唐、剛明,這幾個倒是比較公認的。
不過多數都是從正面描述的。
讀史明智,鑒往察來,老給祖宗臉上貼金,也沒多大意義。
以我個人的見解,說下曆代王朝特征,并解釋下相應的理由。
夏商周三代,雖有考古證明,但成體系的文獻資料還是比較少,不好判斷。
樸-夏
禹啟父子治水,勞苦功高,雖是奪權而建立,但離堯舜禅讓不遠,夏朝的特點應該還是比較樸實忠直的。孔老頭也說,夏尚忠、殷尚質(鬼)、周尚文。
烈/蠻-商
商朝,處于奴隸制鼎盛時期,有活人陪葬的風俗,演義中,商纣王逼迫周文王吃人肉餅,非常殘酷,最後也自焚而死。可謂烈,也可謂蠻。
宗/龜-周
赫赫宗周,八百年天下。這是說的好聽的。宗周禮法森嚴,周禮也是他很明顯的特點。封建諸侯,以藩屏周。這不就是把自個當成老烏龜了嗎?
楚鎮百越不得封,秦并西戎不得賞,卑秦笑楚,中原諸侯多為秦楚所滅。這是周天子的失誤。管仲都尊王攘夷了,還不知道順杆子爬。
周穆王西巡
暴/霸-秦
不論是統一之前,還是統一之後,秦法嚴苛殘暴是六國百姓公認的。桀纣的殘暴更多是君王個人的,秦朝是整個法制體系導緻的殘暴。
當然商鞅變法也并非一無是處,它至少承認了底層百姓對國家的勤苦付出。
之前,打仗種田的功勞收成,都是貴族老爺們的,留給小百姓的少的可憐,還不被國法尊重和認可,尤其還經常朝令夕改,耍猴一樣。
一直到宋代,科舉和書籍的普及,才使得底層百姓,寒門士子有了真正的希望。
強/倔-漢
漢朝的強大,應是來自軍功階層,不論是漢高祖,還是光武帝,大量中下級将士都得到了優待,有本事識大局的名将也基本得到了朝廷尊重。一代枭雄曹操最初的夢想,也是給大漢做一名忠臣良将,揚威邊關。
蘇武牧羊,陳湯、耿恭十三将,班超,這些孤軍悍将,絕地反擊,鑄就了大漢軍魂。漢武帝晚年的窮兵黩武,一意孤行,這些也可謂倔。
漢高祖和他後世蜀漢的劉皇叔屢敗屢戰,也是一種倔強。看來,給漢朝找個反面一點的詞,還比較難,算了算了。
廢-晉
漢末三國,英才内耗盡。到了晉朝,已經沒有什麼特别出色的人才了,還不斷内鬥。晉朝被很多網友都忽略掉了。能給的評價,都是負面的,衰、弱、廢、殘。
竹林七賢,天天嗑藥
霸/驕-隋
天可汗的名号,是隋文帝父子倆掙來的。隋炀帝百萬大軍三征高句麗,也是為了争奪東北亞的霸權。
漢末魏晉對峙紛亂,高句麗趁機在東北逐漸崛起,不斷挑釁我中華上國的威儀。
隋炀帝開創科舉後,常自負才學,驕天下之士,嘗謂侍臣:天下皆謂朕承藉緒馀而有四海,設令朕與士大夫高選,亦當為天子矣。
什麼意思?假使朕跟大家一樣去參加科舉,朕也一樣能當天子。你看寶寶牛不牛?說我什麼弑君殺兄奪位?朕有這必要嗎?
這話裡話外,不就是在為自己奪位辯解嗎?
周圍大臣,可沒人敢接這話茬。
因為楊廣還說過: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顯而谏以求名者,彌所不耐。
後面以唐太宗父子的英明,也不敢接這話。
是以他們的晚年,也有兒子們争儲的紛憂。
傲-唐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這是李世民的傲嬌。
“野無遺賢”,這是唐明皇的傲嬌。
傲慢之态也是溢于言表。
一代女皇武則天,更是把高大上的年号,一個人用完了。
大洋彼岸,都是唐人街,也确是大唐的驕傲。沒毛病。
怯-宋
本以為武将出身的皇帝,應該不會害怕武将了吧?
沒想到趙家兄弟倆怕得不要不要的,半壁江山沒坐穩,就開始猜忌功臣武将了。
冗官冗兵歲币,不論内外,遇事一律拿錢砸。大宋果然很富裕,富得流油。
得位不正,心怯的很。
清明上河圖局部
秉公而論,趙匡胤做得已經很不錯了。成王敗寇,願賭服輸。草原上的蠻夷,對于婦孺也是“優待”的。
他的心虛,是曆來開國君王的通病:
起義時,都是昏君無道;坐穩皇位後,那就都是臣民不乖了。
這麼總結曆史教訓,蜀黍再給你幾千年,小盆友你也翻不了天。
是以曆代的覆亡都是大同小異,無非是君王失德敗政,忠臣良将枉死離散。
沒人了,再好的改革方案,再好的機遇,你看不懂,你也不會用。
哪一朝覆亡前夕,沒有忠臣死谏,大大小小的,十個手指也是夠數的,奈何人蠢你拉不住啊。
憤/剛-明
宋朝是怯,明朝就太剛了。
朕是君,你是臣,你不能老是挑逗蜀黍的威嚴!你這很沒禮貌,小盆友你明不明白?
是以大明是絕不妥協的,不論是面對流民起義,還是藩臣(後金)造反。
雖然是大明理虧在先,有錯在先。
明朝這種甯折不彎的剛,背後是宋淪亡百年的憤恨和羞怒,對蠻夷,對異族的蔑視,也有明太祖早年悲慘的經曆,對貪官污吏,為富不仁的極端憎惡。
卑-清
一時軍政上的僥幸勝利,并不能改變後金在人口和文化底蘊上的巨大落差,是以滿清内心的卑微惶恐,和朱明王朝對于漢唐不複的憤恨是一樣的,深怕步其後塵。
滿清害怕重演金遼的悲劇,大明害怕重蹈趙宋的覆轍。
結果都是過猶不及,兩次錯失世界性的機遇。
樸夏、蠻商、龜周、暴秦、倔漢、廢晉、驕隋、傲唐、怯宋、憤明、卑清
我的見解說完了,你覺得如何呢?有什麼想法,在下面評論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