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開源思索集》一書中的第1章,作者: 莊表偉 責編: 楊海玲,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開源思索集
crmky獨立開發cindy,已經很久了……至今隻有他一個人。
這是一個java的nio開發架構,我任職的上一家公司,和現在所在的這家公司,都已經使用了這個架構。但是,開發人員始終隻有他一個人。
前天他寫了一篇blog:《目标》,對我有很大的觸動。我也一直存在這樣的疑慮,為什麼我們要用java開發網絡應用?或者說,使用java開發的網絡應用,難道注定隻是一個快速原型,就像當年用vb開發桌面應用?一旦需要面對性能需求時,就得推翻過去的工作,用c/c++重新實作一遍?
現在,目标已經很明确了——“無限接近于c/c++效率的java網絡架構”。這是cindy的終極目标,而我則相當确信,我一定要為這個目标,做出貢獻!現在,我已經是cindy項目的第二名成員了。:)
正好今天看到一篇leal的blog。我能為開源社群做些什麼?
zoomq在woodpecker上寫道: 每日至少抽一刻鐘解答清單中初學者的問題, 每周至少抽兩小時整理新學知識,用blog/wiki/mail将體驗發表/分享出去, 每周至少抽四個小時來翻譯自個兒喜愛的自由軟體的文檔, 每月至少抽八小時程式設計,推進自個兒的項目, 每年至少參加一次自由軟體的活動,傳播自由軟體思想,發展一名“自由人”……
隻要我們每個人都堅持下去……
10年!就足以改變中國軟體的整體風貌!
自接觸電腦以來,自由/開源軟體也一直給我諸多幫助和樂趣,linux、python、vim凡此種種。當我有些業餘時間,有些體會和收獲時,又該為自由/開源社群做何回饋呢?
我的思考是:參加一個項目,或者發起一個項目,使用一個項目并且送出回報,宣傳一個項目。不要僅僅是感歎中國開源項目的水準。如果你是一個程式員,那麼,你也可以為之做點什麼。
原文寫于:2006年3月27日,這時候,我還不知道zoomq就是大媽,這也是我第一次寫出自己對于開源的看法,現在想來,還是比較稚嫩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