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資料修複技術與典型執行個體實戰詳解》一書中的第1章,第1.2節,作者:葉潤華著,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資料修複技術與典型執行個體實戰詳解
系統資料庫存儲了目前系統的軟、硬體的有關配置和狀态資訊,應用程式和資料總管外殼的初始條件、首選項和解除安裝資料,計算機的整個系統的設定和各種許可,檔案擴充名與應用程式的關聯,硬體的描述、狀态和屬性,計算機性能記錄和底層的系統狀态資訊以及各類其他資料。每次啟動時,會根據計算機關機時建立的一系列檔案建立系統資料庫,系統資料庫一旦載入記憶體,就會被一直維護着,系統資料庫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參數的關系資料庫。系統資料庫的損壞,直接影響着系統的運作情況。系統資料庫的修複方法很多,這裡隻簡單介紹兩種方法。
1.2.1 利用系統資料庫編輯器修複系統資料庫
1.利用系統資料庫備份系統資料庫
要想較好地恢複系統資料庫,首先需要在系統資料庫未損壞的時候備份好系統資料庫。打開編輯器,在“打開”文本框中輸入“regedit”,按Enter鍵,如圖1.8所示。
單擊“檔案”|“導出”指令,導出系統資料庫,如圖1.9所示。

将系統資料庫儲存到指定的檔案中,并命好檔案名,如圖1.10所示。
2.利用系統資料庫還原系統資料庫
如果系統資料庫損壞,可通過單擊“檔案”|“導入”指令,用備份好的系統資料庫檔案還原系統資料庫,如圖1.11所示。
1.2.2 利用工具修複系統資料庫
系統資料庫的管理工具很多,這裡隻簡要介紹利用魔法兔子修複工具來修複系統資料庫。
如果沒有備份過系統資料庫,通常情況下,隻要使用過“超級兔子”清理過系統,“超級兔子”就會自動備份一個系統資料庫檔案,當系統資料庫損壞時,就可以利用“超級兔子”備份好的系統資料庫來還原我們的系統資料庫,如圖1.12所示。
單擊“打開自動備份檔案夾”按鈕,就能看到“超級兔子”備份好的系統資料庫檔案,并以日期命名,如圖1.13所示,輕按兩下系統資料庫檔案即可還原系統資料庫。
袖珍提示 修複系統資料庫,必須是在系統資料庫損壞前,備份好系統資料庫才能還原系統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