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擁抱機器人時代——Servo雜志中文精華合集》——3.4 所有那些連接配接的物體能做什麼

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擁抱機器人時代——servo雜志中文精華合集》一書中的第3章,第3.4節,作者:美國servo雜志,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多數連接配接到物聯網的裝置實際上是經常被稱為“智能裝置”的簡單裝置。(比如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或者智能尿布。)這些裝置自身并不一定就是智能的,也可以是在與其他裝置彼此連接配接後獲得的智能。

實際上,當你第一次看到這種現象的時候,把物體連接配接入物聯網并不見得有什麼新鮮獨特的。我們今天已經有了嵌入傳感器的裝置。我們也有執行一兩樣零星任務的裝置。是以并不是裝置或者傳感器,甚至都不是它們之間的連接配接導緻了如此令人激動的物聯網。

實際上是一旦足夠的裝置連接配接在一起,它們會産生一種可以生成自身智能的協同系統,而不需要人類的翻譯和互動。這就像所有的這些簡單裝置(與個人計算機相比較而言)聯合而産生一個單一的、巨型的機器——就好比一群蜜蜂的個體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集體智能的蜂群。

在物聯網中,每個被連接配接的裝置都變成了比單一裝置自身更偉大的東西。整體大于所有其組成部分的和,因為所有的物體都以智能、自動的方式與其他的所有物體連接配接。任何與周圍其他有關裝置連接配接的裝置都會分享收集到的資料。這就産生了專家們所說的“環境智能”,結果導緻多個協同工作的裝置利用嵌入在網絡中的資訊和智能共同執行日常活動和任務。這些都自動地發生在周遭的背景中,服務人類而不需要人們的幫助和互動。

這就是把收集資料和執行特定操作整合起來的效果。有些連接配接進來的裝置包含可以感覺其周遭的傳感器——溫度、光照、運動等,舉不勝舉。這些裝置把收集到的資料傳遞給其他預先定義了特定任務的裝置。這些執行裝置按照其預先的程式設計完成任務。這就是通過不斷疊代而變得越來越智能的自我修正循環。

舉個例子,就是将汽車聯網。今天如果什麼東西闖入你的汽車,一個傳感器會識别這個有敵意的東西并且激活“檢查發動機”訓示燈。這是一項非常簡單的傳感器技術并且也不是非常有用(畢竟,你并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出了問題),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現狀。

在明天的物聯網中,你将得到更多的,也更加智能的與其他裝置溝通的傳感器。與一個單一的傳感器和“檢查發動機”信号燈的連接配接不同,你的新智能汽車将具有更多的傳感器,其中很多就直接内置在汽車零件中。當一個傳感器發覺一個特定的零件磨損了——這在之前就是點亮“檢查發動機”訓示燈——這個傳感器通知一個控制器或者一個安裝在你的汽車某處的“大腦”。這個控制器留意到這個零件的失效,并且當這輛汽車連接配接到網際網路的時候(通常可能是駛入你家wi-fi覆寫區),它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你常去的修車店。那家店裡的計算機檢查了這個失效零件的資訊,确定了必要的檢修步驟,下了更換零件的訂單(如果該零件已經沒有庫存的話),并且聯絡你的智能手機中的月曆應用定下一個更換該零件的檢修服務預約。沒有難以了解的警告燈,沒有意料之外的故障,沒有預約修理的麻煩。所有必要的物體在和其他必要的物體之間溝通,使得你的汽車盡快恢複正常工作狀态,并且盡可能少地麻煩你。

當你把來自每個裝置(或者不同的系統)的資訊以一種新穎的方式整合起來的時候,情況就會變得非常有趣。現在我們在讨論“大資料”的概念了——針對完全不同種類、非特意組織成同一主題的資訊的分析。從這個智能裝置裡取得一塊資料,并與另一個智能裝置中取得的一塊資料整合,有時會得到1加1大于2的效果。整個網絡把所有的資料塊放在一起并得到一個有趣的結論,并導緻某個智能裝置的獨特操作。所有這些裝置集中在一起工作最終可以比單獨的裝置了解更多的情況——并且,在很多情況下,比你自己所知道的還多。這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但是看起來非常有望帶來更加高效且節省勞動力的生活方式。

注意

“智能”[1]這個詞最近有點過度流行了,特别是在物聯網領域中。隻要你沿着當地best buy [2]的貨架過道中走過,你将發現各種各樣的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恒溫器,還有最顯而易見的智能手機。這種對詞彙的過度使用(或濫用)經常會辜負了這個詞彙的表現力。在這些所謂的智能裝置的某一些之中,比如智能手機,内置有難以置信的計算能力。而其他的裝置,比如智能電視,幾乎沒有太多内置的“智能”,此時這個形容詞隻是暗示該裝置可以與網際網路或者其他裝置連接配接。我在本書通篇使用“智能”這個詞,是因為所有的人或他們的同侪(包括大多數生産物聯網裝置的公司)都在用它,但是請注意一個裝置被稱為智能或者智慧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它就真的是這樣。實際上在大多數的物聯網裝置中,所謂的智能是來自內建整合多個被分析和被操控的裝置所産生的資料,而不是來自裝置本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