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科院士蘇步青:3個秘訣從倒數第一的學渣到數學王者一、想千遍不如實操練,實操練亦要高效率二、打草稿也有技巧三、學會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

他畢業于名校——東京大學,他任教于名校——複旦大學。他精通于讓無數人頭疼的數學,甚至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他就是與華羅庚,陳建功齊名中國數學三大家之一的蘇步青。

中科院士蘇步青:3個秘訣從倒數第一的學渣到數學王者一、想千遍不如實操練,實操練亦要高效率二、打草稿也有技巧三、學會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

說到這樣一生榮譽無數的學霸,大家隻想到天賦異禀與條件優越,但是我們從來不知道的是他不但是個家庭極度貧困的農村孩子,更是一個一連三個學期都是倒數第一的學渣。

他是芸芸衆生,普普通通的"我們"中的一員,甚至開始遠不及我們,那麼他又是怎樣絕地反擊,從學渣逆襲成功的呢?

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蘇步青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演算練習中,為自己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演算,解題,是他每天的常态。四年下來竟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大多數同學是否有這樣一個感覺,上課我全部聽懂了,我以為我會了,但是到了考試卻發現好想考的和學的根本不搭邊。

但我們要知道,萬變不離其中,考的一定是你學過的,隻不過是繞了幾個彎,使了幾個障眼法。那麼何解?蘇步青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最佳答案——多操練。

正如泰戈爾所說"最簡單的音調亦需要最艱苦的練習"

其實不但是數學,其他科目亦是如此,大多數人卻往往忽略實練。數學隻有當你實際操練時,才能知道是哪一步出了問題而無法繼續,知道這個知識原來還可以那樣化用。寫作隻有實操練才知道自己的文章結構是否存在問題,也更能提高自己對自己所積累的素材的運用能力。

中科院士蘇步青:3個秘訣從倒數第一的學渣到數學王者一、想千遍不如實操練,實操練亦要高效率二、打草稿也有技巧三、學會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

總而言之,實操練,不但是檢驗學習成果最好的辦法,更是加深記憶最好的辦法。

在操練的過程中,許多人效率不高。是因為我們往往沒有時間和輕重概念。我們不妨試試模拟考試法。

每次的練習都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當作一場考試。這樣一是提高你的時間概念,我們知道考試都是有嚴格的時間控制的。二是提高你的專注力。三是最重要的,是能夠讓你處于一種緊迫的狀态,提高你大腦的運作速率。更能讓你學會取舍,不在無結果的題目上費太多無謂的精力,進而大大提高效率。

現在溫州一中也就是蘇步青當時在讀的學校,現在還珍藏着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

許多人有一個誤解,草稿是龍飛鳳舞的,真正的學霸是不在乎工不工整這種形式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中科院士蘇步青:3個秘訣從倒數第一的學渣到數學王者一、想千遍不如實操練,實操練亦要高效率二、打草稿也有技巧三、學會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

這樣的人,首先是足夠熟練,其次是确實有一點天賦,但是這樣的做法,即使有天賦也很難更上一層樓。尤其在數學等需要演算的題目上。這些題目往往邏輯性很強,一環扣一環,隻要其中一步出錯,就得不到正确答案。而像數學,實體的填空選擇題,它們又隻給最終演算結果的分。

由此可見草稿的重要性,草稿雖然無須非常工整,但必須每一步都清晰,這樣才能便于你回過頭來檢查,糾錯。更能防止你在考場上的緊張性遺忘,在同一個不可行的方法上嘗試多遍,浪費時間。草稿還在你學習新知識時,在課堂上大有用處。将前一天所做的,預習的題目放到一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哪裡不懂, 更有針對性地聽講或請教老師。

蘇步青曾經談到過數學的思維性,邏輯性。其實不但是數學知識,其他科目亦是如此,知識點之間都是互相聯系的。尤其是我們經過編排的教材,它們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那我們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它們其中的聯系,這其實是最大考點,也是難點。不信,大家完全可以找出幾張卷子的考點檢驗一下。

中科院士蘇步青:3個秘訣從倒數第一的學渣到數學王者一、想千遍不如實操練,實操練亦要高效率二、打草稿也有技巧三、學會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

那麼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怎麼找呢?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建構自己的思維導圖。人,其實是最有邏輯的生物了,隻不過各有各的邏輯罷了。我們在學完一個章節或者一本書後,都要學會建構一個思維導圖。學會運用哲學原理的整體性與聯系性去建構思維導圖。書本的目錄與老師的講解,往往會為你揭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是我們要重點借鑒的地方。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考前最好的複習方法就是畫思維導圖。拿一張紙,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将所學寫下來。先是大範圍,後是小範圍。它能快速而有效地為你提供查漏補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