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型網站伺服器容量規劃》一2.3 容量規劃的對象

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大型網站伺服器容量規劃》一書中的第2章,第2.3節,作者: 鄭鋼 責編: 張濤,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容量可以指任何系統的資源使用率,本人結合工作内容,論述伺服器硬體方面容量管理。

無論您公司是什麼業務,隻要業務是用計算機來承載,必然可以用計算機的實體資源消耗量作為業務量的度量,這展現在處理器、硬碟、記憶體、網卡、網絡連結數等方面。業務量與計算機資源消耗量整體上是呈正比的。

在做容量規劃之前,要清楚自己的業務是何種類型,這取決于業務主要消耗了計算機中的哪些資源,容量規劃必須要結合業務類型。

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從大體上可以分為。

1.計算密集型的業務

計算主要消耗的是cpu資源,是以,計算密集型也稱為cpu bound,業務處理過程中主要用到了cpu資源,cpu使用率随着業務的繁忙變化而同步變化,此類業務中對處理器的要求非常高,cpu通常都是16核,甚至是24核以上伺服器,即使是這樣的配置,在計算密集型業務中也經常會出現所有cpu核心全部占用的情況。盡管沒有純粹消耗cpu資源的業務,其他資源像磁盤io、網卡等或多或少都要有所涉及,但它們相對較少,可以在一瞬間完成,是以可以忽略。

2.i/o密集型的存儲業務,這包括出入網卡的流量

i/o密集型也稱為i/o bound,是指業務處理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i/o資源,比如硬碟讀寫、用網卡的上傳和下載下傳,是以cpu使用率不高,即使處理業務的最繁忙時段,cpu負載也很低。

3.資料密集型業務

資料密集型業務也稱為dataintensive,主要展現在大資料應用中,比如著名的搜尋引擎就是從海量資料中找到有用資訊,通常這類業務非常占用記憶體資源。緩存也是資料密集型業務,如squid、varnish,典型的應用就是cdn,cdn本質上就是個cache,它将請求的結果緩存到記憶體中,避免将請求轉發到源站。

以上是典型的3種業務,沒有某個業務純粹屬于某種類型,是以,容量規劃的對象也是以這3個特征為代表,找出業務主要的特征類型,針對此類型進行規劃工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