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交易量下滑兩成 樓市“金九銀十”成色不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敏 實習生 唐珏 北京報道 以往“金九銀十”的熱鬧景象,似乎不适用于今年的房地産市場。

三季度以來,受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調控政策,疊加信貸環境收緊影響,購房者入市動力不足,市場預期下行,全國房地産市場明顯降溫。多家機構的資料顯示,今年9月和10月,全國房地産市場交易規模下滑,價格漲幅繼續放緩。樓市“金九銀十”已經名不副實。

貝殼研究院根據重點觀察的25個一二線城市網簽資料分析,受去年高基數影響,今年9月和10月的樓市成交量出現兩成以上的同比下滑。中國指數研究院也得出類似的結論,在9月已經出現同比下滑的基礎上,10月16個主要城市的成交規模下滑24.6%。

今年上半年,全國樓市仍然保持旺盛的交易勢頭。但進入下半年,信貸政策明顯收緊,按揭貸款的審批和發放周期明顯延長,使得需求端的熱情有所下降。在供應端,盡管房企仍然努力加大促銷力度,但整體預期下滑,導緻市場交易難有起色。

在此背景下,作為傳統營銷季的“金九銀十”,市場表現相對平淡。

以北京為例,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統計顯示,2021年“金九銀十”期間,北京真實成交建立住宅8173套,二手房住宅21915套,整體成交隻有30088套,同比降幅超過25%。其中,10月二手房交易量更是跌破萬套,創下自2020年4月以來的新低。

受交易下滑的影響,房價走勢也趨于平穩。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2021年10月,百城建立住宅平均價格為16189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09%,已連續4個月漲幅收窄,且降至年内低點;同比上漲3.08%,漲幅較上月收窄0.32個百分點。

10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6026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04%,為該指數自2020年6月釋出以來首次下跌。

對于未來的市場走勢,多數機構認為,随着監管部門陸續釋放政策維穩信号,以及部分城市出台公積金貸款放寬、發放購房補貼、規範房價波動、調整預售機制等扶持性政策,市場預期有望逐漸恢複。同時,臨近年末,房企在銷售壓力及資金壓力下,推盤積極性将有所提升,各類促銷優惠活動或将持續。

是以,預計年末市場交易有望恢複,但房價大幅上漲動力不足,預計仍将保持穩定。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