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after effects cc中文版超級學習手冊》一書中的第1章,第1.1節,作者 程明才,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after effects(縮寫為ae)是美國著名的adobe公司出品的影視合成與特效制作軟體,用于圖檔與視訊的合成包裝與特殊效果的模拟和建立,可以快速制作出電影級别的視覺效果、合成精美的三維動畫和複雜的動态影像,幫助使用者精确高效地建立各種引人注目的動态圖像和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after effects适用于從事視訊特效制作與設計的機構,包括電視台、動畫制作公司、個人後期制作及多媒體工作室,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網頁設計和圖形設計者使用 after effects。我們平時在電視和電影中看到的很多視訊特效都有可能是經過after effects加工處理而來。本章帶領初學的讀者先來了解一下after effects的曆史、功能和新版的安裝要求。

1992年6月,幾個24歲左右的美國年輕人,為了将興趣變成現實,編寫了一個叫作egg的軟體(按菜單中的蛋卷命名),之後取名為after effects,并于1993年1月釋出1.0版本。那時版本還是令人難以想象的簡單:沒有時間軸,每個層隻能加一個效果,沒有層模式,沒有動态模糊,一個層隻能有一個蒙版路徑(還不是貝塞爾曲線的),但就是這樣,一個後來大名鼎鼎的軟體誕生了。
after effects于1993年7月被aldus公司收購,1994年1月 after effects 2.0釋出,1994年9月aldus被adobe公司收購,1995年10月 after effects 3.0釋出,1997年5月 after effects 3.1 windows版本釋出。之後分别是after effects 4.0、5.0、5.5、6.0、6.5、7.0、cs3(8.0)、cs4(9.0)、cs5(10.0)、cs5.5(10.5),前一版本是2012年4月釋出的after effects cs6(11.0)。2013年6月after effects cc(以下簡稱ae cc)釋出,這也是after effects首次推出的中文版本。這些從早期到現在的衆多版本跨度,可以感受到這個軟體的非凡曆史。after effects發展到如今已經擁有強大的功能和良好的口碑,并面向中國使用者推出了簡體中文版,現在學習和使用是不是很幸運呢?以下是after effects各版本啟動畫面,通過這個順序,也可以幫助讀者弄清不同命名方式的版本哪個更新一些,其中最後一個啟動畫面是目前版本ae cc,如圖1-1所示。
2013年6月,adobe公司統一戰略,使用新的adobe creative cloud——adobe創意雲産品,冠以cc品牌,将衆多産品都更改了名稱,包括photoshop cc、indesign cc、illustrator cc、dreamweaver cc、premiere pro cc等,同樣,after effects目前的版本便更命為after effects cc。after effects cc同adobe公司的其他産品一樣,同時有windows系統平台的版本和mac系統平台的版本,本書以國内使用更廣泛的windows版本來進行講解和操作示範,mac版本使用與此相似。adobe cc統一宣傳效果設計如圖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