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成功項目管理記》一測試:對結果進行把關

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張成功項目管理記》一書中的第6章,作者: 王樹文 責編: 張濤,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張成功項目管理記

根據張成功所在公司的項目管理流程的規定,單元測試和內建測試由項目開發小組自行負責完成,系統測試由軟體測試部所派出的測試人員完成。

為了保證代碼品質,開發經理習開花在編碼人員完成子產品編碼之後,會組織進行重點代碼走查,重點代碼走查由具有豐富經驗的編碼人員完成,他們所采用的“重點代碼走查表”如下(見表6- 7)。

《張成功項目管理記》一測試:對結果進行把關

張成功項目組單元測試工作采用自動化測試工具輔助完成。由于張成功負責的這個項目采用的是java開發語言,程式員們采用了parasoft公司推出的jtest1作為自動化白盒測試工具。

內建測試和系統測試在張成功所在的公司裡沒有本質差別,都是采用手工測試的方式進行,它們所采用的測試用例模闆也一樣,兩者隻是開發測試用例的人員以及執行測試的人員上不同。是以關于內建測試工作,此處略。

根據項目管理計劃和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測試負責人艾策飾帶領兩個測試人員小d和小e,對項目組送出并經配置管理者打好配置基線且已釋出的系統進行系統測試(見圖6- 8)。

《張成功項目管理記》一測試:對結果進行把關

之前說過,艾策飾隻負責系統測試工作,單元測試和子產品內建測試由項目開發小組自行負責完成。在“使用者需求說明書”通過評審之後,艾策飾就組織測試工程師編寫系統測試用例,執行系統測試時則嚴格按預先開發出來的測試用例執行(見表6- 8)。

《張成功項目管理記》一測試:對結果進行把關

每輪測試完成後,艾策飾都會按公司模闆要求編制“系統測試報告”(見表6- 9)。

《張成功項目管理記》一測試:對結果進行把關

張成功所在的公司要求:沒有通過測試的系統是不能被釋出到使用者現場的,這也是對使用者負責的具體展現。

由于測試人員在不少開發人員的心目中被認為是給自己“挑刺”、“找茬”的,是以,在很多公司,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之間的沖突也不少見。張成功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

這不,有一天,測試工程師小d和開發人員之間就bug問題到底要不要修複發生了激烈沖突。艾策飾知道本沖突的産生既有開發人員的問題也有測試工程師小d的問題。艾策飾感覺到測試工程師小d對自己的工作職責了解得不到位,為了給下屬糾偏,艾策飾利用一個私下的機會找到測試工程師小d,和他意味深長地溝通了一個優秀的軟體測試人員所需要具備的五項非技術素質。

素質一: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因為,一個工作态度惡劣的人是很難得到别人的配合和認可的。

測試工作雖然是qc(品質控制),但我個人認為,測試人員需要将自己的工作定位為服務類型的工作而不僅僅是行使“控制”的權利(特别是在軟體開發和管理還不規範的情況下)。有了良好的工作态度,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往往就會更加适合項目的實際需要,也才能真正為提高産品的品質發揮應有的作用;否則即使你擁有超強的技術能力,工作起來也會“舉步維艱”。

素質二:真心付出。

一顆真心付出的心,它能讓你的工作被别人所認可(雖然你的工作業績不一定很出衆)。

測試工作相對開發工作來說,成績的“可見性”要小一些,是以成就感也會小一些。另外,測試工作是一項比較枯燥的工作,它需要測試人員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地去重複那些已經測試過一遍甚至是多遍的功能子產品。

如果測試人員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态去真心付出,而是采用應付的做法的話,自然也就無法提高測試效率和測試品質,甚至讓開發人員反感,進而影響到後續測試工作的正常開展。

素質三:盡早參與項目,做好前期準備。

“有備”才能“無患”。

有太多的項目,往往留給測試人員做測試的時間都非常緊張,如果我們缺乏充分的準備而是“臨陣磨槍”,則往往會“手忙腳亂”,因而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測試效率和測試品質。為了提高測試效率和測試品質,測試人員應盡早參與項目、做好前期準備。

前期準備包括熟悉需求、了解産品特性、準備測試資料、熟悉開發團隊成員等方面。

測試人員一定要提前規劃好自己的時間,讓自己早熟悉、多熟悉項目各方面的情況。實踐經驗表明,測試人員越早介入項目,後續測試工作就會越有序和順利,測試效率和測試品質也就會越高。

素質四:積極配合開發人員工作,努力赢得開發人員支援

測試工作是一定需要開發人員配合的,這也許就是部分測試人員感覺自己很難控制測試效率和測試品質的原因所在。

如何才能赢得開發人員的支援?作為測試人員,我們絕不能消極等待或一味地埋怨開發人員的不了解和不重視。我們首先需要正視自己、改進自己,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讓開發人員真正體會到測試的價值;同時也需要了解并配合開發人員的工作,因為開發人員面對的壓力甚至比測試人員更大;這樣才能赢得開發人員的支援。

互相配合、互相促進;良性循環的結果是,彼此感情加深了、配合默契了,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質也就自然提高了。

素質五:加強溝通和資訊收集

我碰到過不少這樣的案例:測試人員測試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使用者的需求已經變更了,而測試時參考的還是原來的需求。導緻這種情況的原因很明顯是缺乏溝通。

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況,有些測試人員比較喜歡把責任歸咎于需求分析人員或項目經理沒能将變更之後的需求及時告知測試人員(當然項目經理和需求分析人員是有責任的)。但要避免這類問題,我們測試人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隻需在測試前和項目組相關人員及時溝通就可以了。

當然,為了有利于測試工作,測試人員平時也需要主動和開發團隊溝通項目的進度、項目存在的問題、項目的需求變更等情況。總之,與團隊成員溝通得越充分、對項目的資訊收集和把握得越及時、越準确,我們的測試工作才可能做得越好,才可能提高測試效率和測試品質,否則辛辛苦苦可能做的隻是“無用功”。

自那以後,測試工程師小d不斷地反思和改進着自己的工作,年終還被評為了優秀員工,而當初和他發生沖突的那位開發工程師,在他的工作态度感召下,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後來兩人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本節内容精要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組的開發人員進行子產品單元測試和內建測試,對重要子產品進行重點代碼走查。

測試機經理艾策飾負責系統測試工作,他組織測試人員編寫“系統測試用例”和執行系統測試,測試完成後編制“系統測試報告”。

測試工程師小d和開發人員之間産生了沖突;艾策飾和小d分享了優秀軟體測試人員所需要具備的五項非技術素質讓小d有了很大的改變。

(1)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2)真心付出。

(3)盡早參與項目,做好前期準備。/em>

(4)積極配合開發人員工作,努力赢得開發人員支援。

(5)加強溝通和資訊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