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一書中的第2章,第2.1節,作者: 九叔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私有雲和虛拟化是相輔相成的,擁有虛拟化的私有雲才能做到更加靈活。在部署微軟私有雲之前,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對運作這套私有雲的底層硬體和軟體裝置進行選型。面對市面上如此衆多的硬體裝置,我們應該遵循何種标準來選擇,也是有多重考量的。4核、8核,還是16核?2顆、4顆又有什麼門道?存儲是用iscsi還是光纖或者直連,網卡用吉比特(千兆)還是10吉比特(萬兆)?作業系統是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還是windows server 2012 r2?選擇理由又是什麼?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

2.1.1 處理器選型

由于伺服器市場現在主要是被intel(英特爾)和amd(美國超微裝置公司)所霸占,基本上使用者的選擇面很小,帶來的有利之處是選擇的難度也很低。部署私有雲對cpu的要求很簡單,隻要“支援虛拟化”即可。

現在市面主流的伺服器級别cpu均支援虛拟化,是以如果是新購買的伺服器,完全不用考慮這個問題。intel的伺服器級别cpu是xeon(至強)系列,amd的伺服器級别cpu是opteron(皓龍)系列。對于伺服器級别的cpu,選擇intel還是amd可能企業會有多種考量,但是在微軟私有雲的部署中,不建議同時部署包含兩家産品的伺服器群,其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跨cpu廠商的伺服器之間無法實作“動态遷移”這一前瞻性的技術。

1.intel至強

現在intel在伺服器上主推的cpu分為3種,分别是e3、e5和e7系列,如圖2-1所示。和家用機級的i3、i5、i7一樣,伺服器的e系列至強cpu也是以此分為了3個檔次。較老同時還有少量出貨的産品則是其5000系列。針對企業最新采購的cpu,建議考慮e系列的産品。

通路該網站,如圖2-2所示,分别選擇e5、e7和5000系列的頂級cpu以及一個e3系列最低端的cpu,進行簡單的對比。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在cpu的選型方面,我們需要關注幾個名額,如圖2-3所示。其中包含cpu的實體核心數(#of cores)、緩存(cache)、主頻(clock speed),以及光刻(lithography)、功耗(max tdp)等。需要注意的是,超高的主頻并不能說明其性能一定最優,我們同時還要考慮其光刻技術。

光刻技術簡單了解就是刻錄cpu電路闆的線寬,線條越細,在機關面積内,就容易刻畫出更複雜的電路,同時也越省電。在2006年前後,伺服器級的xeon都是90nm的光刻,主頻很高性能卻讓人失望,而現在的e系列已經進化至22nm的光刻,在主頻和發熱量上有所降低,性能反而提升非常大。還需注意的是,即使是同等光刻技術的cpu,也會因為生産日期的差異而在性能和穩定性上有少許差異,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買新不買舊”。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2.amd皓龍

amd的伺服器級别cpu和intel的銷售政策類似,從低到高分别是皓龍3000、4000、6000系列,如圖2-4所示。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如果希望獲得amd各級别cpu的對比情況,操作會稍微複雜一些。需要在amd的伺服器分類平台上下載下傳感興趣的cpu型号的“快速參考指南”,如圖2-5所示,這裡以高端的皓龍6000系列為例。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https://yqfile.alicdn.com/f187437b47e70c61d3138c86bd413389f5602875.png" >

打開下載下傳得到的pdf檔案後,可以看到cpu的性能對比部分。需要關注的點和intel的至強系列類似。在核心數和主頻上,amd的皓龍系列的資料優勢明顯,不過在性能的實際表現上來看,皓龍和至強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皓龍6000系列的具體參數如圖2-6所示。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3.老舊伺服器的選型

事實上在企業中,使用者不可能一次性地對伺服器進行全部替換,而逢新項目就采購機器,資金的過分投入也有違搭建私有雲的初衷。對于老舊伺服器,隻需要檢查cpu是否支援虛拟化即可。如果是使用intel的至強系列cpu,那麼隻要關注進階功能中的“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for directed i/o (vt-d)”即可,在英特爾處理器比較工具中,如圖2-7所示,隻要此項是yes,即表示其支援虛拟化。而amd的虛拟化技術被稱之為“amd-v”,隻要cpu支援“amd-v”,即表示其同樣支援我們接下來的虛拟化部署。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https://yqfile.alicdn.com/0dc76ff159f2add3c482265864d263a9c6be6640.png" >

4.保證cpu的擴充性

在購買伺服器時,會聽到廠商介紹,伺服器是2路還是4路。這裡的“路”代表其實體cpu的個數。而這個個數并不是随使用者的意願能夠任意添加的。每一種cpu支援的最大部署數量不同,如圖2-8所示。e7-8870支援同一台機器最大部署8顆cpu,而低端的e3-1220僅支援同一台機器部署1顆。并且在記憶體最大支援數和記憶體帶寬上,不同的cpu也有不同的限制。是以在對cpu選型時要特别注意,以免發生“頭重腳輕”的問題。

《微軟System Center 2012 R2私有雲部署實戰》——第二章 微軟私有雲選型2.1 伺服器選型

2.1.2 網卡選型

在硬體選型規劃中,網卡的選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選擇合适的網卡,會獲得更好的使用者體驗。網卡的穩定和速率對于整個私有雲的性能發揮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現階段的伺服器标配多數是吉比特以太網卡,這個帶寬對于越來越強大的硬體來說,已經有些不夠了。是以可以考慮為伺服器配置10吉比特網卡,或者考慮成本因素,對現有的10吉比特網卡做“nic綁定”。當遇到需要實體隔離或架構設計導緻的多網段情況時,可能需要更多的實體網卡數量。

對于承載虛拟化的實體伺服器,建議遵循以下原則配置網卡:

舊伺服器至少配置兩個網卡接口,新采購的伺服器至少配置4個網卡接口。

一塊網卡專門用作管理接口。

一塊網卡專門用來連接配接iscsi存儲。

其餘網卡連接配接生産網絡,為了提高帶寬使用率和容錯,可以使用硬體廠商的硬體綁定技術,或者window server 2012起自帶的“nic綁定”技術。

網卡數量超過4塊的情況下,可以合理配置設定vlan,将不同業務部門連接配接到不同的網卡接口上。

網卡最好附帶iscsi、fcoe、hba級硬體協定解除安裝,全面tcp/ip硬體解除安裝引擎(toe),sr-iov這類進階功能,這會為私有雲的性能以及未來的功能擴充帶來一定的友善。

費用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用10吉比特網卡和光纖網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