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adoop海量資料處理:技術詳解與項目實戰(第2版)》一2.5 安裝HBase

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hadoop海量資料處理:技術詳解與項目實戰(第2版)》一書中的第2章,第2.5節,作者: 範東來 責編: 楊海玲,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本節将講解如何安裝hbase。hbase是基于hdfs的,是以在安裝hbase之前,要確定安裝好了hadoop。另外,hbase也和hadoop一樣,分為完全分布模式和僞分布模式,下面将分别進行介紹。

将/opt/ hbase-1.0.0-cdh5.6.0.tar解壓,執行指令:

打開hbase-site.xml:

修改hbase-site.xml檔案,添加如下配置:

并注釋掉其餘與zookeeper相關的配置,這樣做的原因是hbase使用自帶的zookeeper,而不使用單獨的zookeeper叢集。

修改regionservers檔案,執行指令:

如果是完全分布模式,則regionservers為:

如果是僞分布模式,則regionservers為:

接下來,需要配置hbase-site.xml,将配置檔案修改為:

第一個配置指的是hbase在hdfs上的存儲目錄,第二個是指定hbase的運作模式為完全分布模式,如果是僞分布模式,該配置為false。配置完成後,将檔案分發至相應節點(regionservers檔案裡的節點)。

在regionservers所示的節點上,配置如下環境變量:

下面的工作就是啟動并驗證了,首先賦予腳本可執行權限,再執行:

啟動完成後,在執行指令的節點用jps指令檢視發現以下程序,說明啟動成功:

其中,hmaster是hbase的配置節點,預設會在執行tart-hbase.sh腳本的節點啟動,hregionserver根據regionservers檔案中的節點啟動,hquorumpeer是zookeeper的程序。

驗證的步驟很簡單,首先執行

進入hbase指令行,接着執行

如果沒有報錯即安裝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安裝完hbase,需要采用ntp時間同步服務使各節點時間一緻,否則誤差到了一定時間,hbase會啟動失敗。

繼續閱讀